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8453发布日期:2023-08-01 13:3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一种离合器装置,通过将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非卡合状态而允许或切断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在这种离合器装置中,一般具备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的减速器。

2、作为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的减速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减速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1003463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文献1的减速器具备被输入原动机的扭矩的太阳轮、与太阳轮啮合的左方行星齿轮、与左方行星齿轮啮合且固定于壳体的左方齿圈、被设为能够与左方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的右方行星齿轮、与右方行星齿轮啮合的右方齿圈,减速后的原动机的扭矩被从右方齿圈输出。

2、在专利文献1的减速器中,左方行星齿轮与右方行星齿轮在轴向上排列地连接,构成了双行星齿轮。这里,双行星齿轮的轴向的两端被左方行星齿轮架与右方行星齿轮架能够旋转地支承。如此,双行星齿轮在轴向上被双臂支承,因此有双行星齿轮的轴向上的减速器的体积变大的隐患。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的减速器应用于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下,有离合器装置的体积变大的隐患。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的离合器装置。

4、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具备壳体、原动机、减速器、旋转平移部、离合器及状态变更部。原动机设于壳体,能够输出扭矩。减速器能够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旋转平移部具有旋转部以及平移部,该旋转部在被输入从减速器输出的扭矩时相对于壳体对相对旋转,该平移部在旋转部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时相对于壳体沿轴向相对移动。

5、离合器设于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在卡合状态时允许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在非卡合状态时切断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状态变更部从平移部受到轴向的力,能够根据平移部相对于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将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

6、减速器具有太阳轮、多个行星齿轮、行星架、第一齿圈以及第二齿圈。太阳轮被输入来自原动机的扭矩。行星齿轮能够一边与太阳轮啮合并自转一边沿太阳轮的周向公转。行星架将行星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能够相对于太阳轮相对旋转。第一齿圈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

7、第二齿圈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并且形成为齿部的齿数与第一齿圈的齿部的齿数不同,向旋转部输出扭矩。行星架具有环状的行星架主体以及销。行星架主体相对于行星齿轮设于与离合器相反的一侧。销被设为一方的端部侧连接于行星架主体,在另一方的端部侧将行星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

8、在本发明中,减速器构成了3k型奇异行星齿轮减速器。因此,能够减小作用于行星架主体与销之间的弯曲力矩。由此,能够成为不损害响应性以及耐久性地利用行星架主体以及销从轴向的一侧支承行星齿轮的构成、即悬臂支承。其结果,能够省略在双臂支承中所需的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的行星架主体中的一方,减小包含行星架的减速器的轴向的体积。因而,能够使离合器装置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减速器(30)具有太阳轮(31)、多个行星齿轮(32)、行星架(33)、第一齿圈(34)以及第二齿圈(35)。行星架(33)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能够相对于太阳轮(31)相对旋转。行星架(33)具有环状的行星架主体(330)以及销(331)。行星架主体(330)相对于行星齿轮(32)设于与离合器(70)相反的一侧。销(331)被设为一方的端部侧连接于行星架主体(330),且在另一方的端部侧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章,杉浦巧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电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