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338发布日期:2023-08-25 02:2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机动车辆的传动系中通常设置有减振装置,例如盘式减振器。减振装置通常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传动路径上,以便缓冲扭矩振动。减振装置一般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能够相对转动的部件,并且通过抵接在这些转动部件之间的减振弹簧来缓冲振动。例如,双质量飞轮式减振装置包括通过减振弹簧沿转动方向相互抵接的飞轮和法兰。为了对飞轮和法兰进行轴向定位,法兰通常会通过膜片弹簧在轴向上夹紧在飞轮的两个部分之间。其中,膜片弹簧通常设置在径向外侧的环形接触区域上,而飞轮与法兰在径向内侧的另一环形接触区域中通过摩擦垫圈等相互抵接。在飞轮与法兰之间形成了环形腔,减振弹簧可以安装在环形腔中。

2、在上述的两个环形接触区域中有可能存在间隙,水或其他污染物可能通过间隙侵入环形腔中。特别是在运行状态下,减振装置的转动部件可能存在轴向的窜动,当窜动量较大时,未设置弹性部件的径向内侧的环形接触区域中很可能形成间隙。在车辆涉水时,减振装置的壳体内可能存在受到飞轮搅动而溅起的水滴,这些水可能通过副飞轮的曲轴安装孔进入该环形接触区域的径向内侧空间,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积聚在此处。如果积聚的水较多,则可能通过间隙发生渗入。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密封性能的减振装置。

2、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减振装置而得到解决。该减振装置包括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限定的环形腔以及至少一个摩擦垫圈,第一转动部件包括围绕转动轴线的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并且在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中经由相应的摩擦垫圈沿轴向抵接第二转动部件。其中,摩擦垫圈包括吸水膨胀材料。当减振装置发生轴向窜动而在第一转动部件的接触区域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产生间隙时,吸水膨胀材料可以吸收流入间隙中的水并且发生体积膨胀,从而至少部分地填充间隙。因此,含有吸水膨胀材料的摩擦垫圈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从外部侵入环形腔中的风险,提高减振装置的密封效果。吸水膨胀材料例如可以为聚合物材料。

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吸水膨胀材料可以是构成摩擦垫圈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包覆材料。由于吸水膨胀材料位于摩擦垫圈的表面,因此吸水膨胀材料易于吸收外部的水,并且易于在吸水后发生体积膨胀。

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摩擦垫圈还可以包括塑料材料,吸水膨胀材料可以包覆在塑料材料的外部。由于内部的塑料材料可以为吸水膨胀材料提供结构支撑,防止摩擦垫圈在受到挤压力时过度变形。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摩擦垫圈可以由吸水膨胀材料制成。也就是说,摩擦垫圈也可以整体由吸水膨胀材料制成。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接触区域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能够形成与环形腔连通的泄漏通道,泄漏通道可以在径向外侧连通到环形腔。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泄漏通道在径向外侧连通到环形腔的情况下,摩擦垫圈可以在径向最外侧的部段中不包括吸水膨胀材料。因此,摩擦垫圈的径向最外侧的部段是最靠近环形腔内部或延伸到环形腔内部的部段,该部段不易于吸水膨胀,因此可以降低摩擦垫圈在脱水过程中释出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侵入环形腔中的风险。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泄漏通道在径向外侧连通到环形腔的情况下,该减振装置可以具有位于泄漏通道的径向外侧的止挡结构,用于在吸水膨胀材料脱水期间朝向环形腔内流动的水。止挡结构可以是形成在摩擦垫圈自身上的结构或者形成在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中任一者上的结构。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转动部件和/或第二转动部件可以包括沿轴向贯穿的引流孔,引流孔通向第一转动部件和/或第二转动部件与摩擦垫圈的接触表面。引流孔可以引导吸水膨胀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释出的水流出减振装置,降低释出的水侵入环形腔内部的风险。特别优选地,在泄漏通道在径向外侧连通到环形腔的情况下,引流孔可以通向接触表面的靠近径向外侧、特别是径向最外侧的区域,从而便于通过离心力引导水流出减振装置。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吸水膨胀材料可以具有低保水性。这样,在减振装置脱离涉水环境之后,在两个转动部件之间的压力以及转动产生的高温作用下,吸水膨胀材料吸收的水可以逐渐释出,摩擦垫圈可以恢复原始尺寸从而提供原始的预定阻尼。替代地,吸水膨胀材料也可以具有高保水性。这样,吸水膨胀材料可以具有更高的吸水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填充窜动产生的间隙。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装置,包括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之间限定的环形腔(o)以及至少一个摩擦垫圈(80、90),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包括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中经由相应的所述摩擦垫圈(80、90)沿轴向抵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是构成所述摩擦垫圈(80、9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包覆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圈(80、90)还包括塑料材料,所述吸水膨胀材料包覆在所述塑料材料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圈(80、90)由所述吸水膨胀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区域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之间能够形成与所述环形腔(o)连通的泄漏通道,所述泄漏通道在径向外侧连通到所述环形腔(o)。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圈(80、90)在径向最外侧的部段中不包括所述吸水膨胀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具有位于所述泄漏通道的径向外侧的止挡结构,用于在所述吸水膨胀材料脱水期间朝向所述环形腔(o)内流动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或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包括沿轴向贯穿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通向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或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所述摩擦垫圈(80、90)的接触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具有低保水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具有高保水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限定的环形腔以及至少一个摩擦垫圈,第一转动部件包括围绕转动轴线的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并且在该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中经由相应的摩擦垫圈沿轴向抵接第二转动部件。其中,摩擦垫圈包括吸水膨胀材料。本发明的减振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易铭翰,赵云,颜克志,黄盛弟,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