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8684发布日期:2022-08-31 09:3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发动机中惰轮轴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工程机械发动机中,除了飞轮进行动力输出,还有其他接口传递动力,为满足动力传动,惰齿轮需存在于曲轴主动齿轮和分动力输出齿轮之间。惰齿轮通常安装在惰轮轴上,惰轮轴固定在分动箱上。
3.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现有发动机上惰轮轴是单边支承,即惰轮轴仅左侧支承在分动箱上。具体结构为:惰轮轴6通过三颗均布的螺栓9固定在分动箱5上;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装在惰轮轴6上,左侧用惰轮轴6的凸台定位,右侧用惰齿轮轴压板10和螺栓9固定;惰齿轮4安装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上。
4.该结构中惰轮轴6仅左侧有支撑,即惰轮轴6左侧圆柱面21支承在分动箱5的第一光孔15上,三颗螺栓9通过惰轮轴6上均布的三个第二光孔16将惰轮轴6紧固在分动箱上的螺纹孔20内。
5.该结构虽满足了惰齿轮的固定及动力传输,但:单边支撑,轴为悬臂结构,齿轮受载后,轴易产生弯曲变形,齿轮和轴承随着倾斜,造成齿轮和轴撑承受载荷不均匀,影响齿轮和轴承零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惰轮轴双边支承的结构,使结构中的惰轮轴两侧均有支承点,提高齿轮和轴承零件的可靠性。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分动箱,所述分动箱上设有惰轮轴、分别与所述惰轮轴两端支承配合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8.优选的,所述惰轮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承点和第二支承点,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承点配合的第一光孔,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承点配合的第二光孔。
9.优选的,所述惰轮轴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支承点设于所述凸台外圈。
10.优选的,所述惰轮轴套设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凸台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凸台外圈远离所述第一支承点的位置还设有凸环,所述凸环抵接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表面。
12.优选的,所述惰轮轴在所述第一支承点所在端部还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13.优选的,所述螺纹位于所述第一支承点远离所述第二支承点位置,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光孔远离所述第二光孔位置。
14.优选的,所述螺纹规格为m47.5x2,所述螺纹孔规格为m48x2。
15.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本发明满足惰齿轮的固定及动力传输功能,且为双板支撑结构,齿轮受载后轴不易产生弯曲变形,有效提高齿轮和轴承零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图;
18.图2是图1中a区放大示意图;
19.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分动箱的剖视图;
20.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惰轮轴的剖视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22.图6是图5中b区放大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分动箱的剖视图;
24.图8是图7中c区放大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中的惰轮轴的剖视图。
26.附图标记:1、输出齿轮;2、输出轴;3、主动齿轮;4、惰齿轮;5、分动箱;6、惰轮轴;7、双列圆锥滚子轴承;8、输出齿轮轴;9、螺栓;10、惰齿轮轴压板;11、第一支承点;12、第二支承点;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5、第一光孔;16、第二光孔;17、凸台;18、凸环;19、螺纹;20、螺纹孔;21、圆柱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5至附图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分动箱5,分动箱5上设有输出轴2、主动齿轮3、设于输出轴2与主动齿轮3之间的惰轮轴6、套设于输出轴2上的输出齿轮1、装设于惰轮轴6上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以及套设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的惰齿轮4。
29.惰轮轴6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承点11,另一端外周一体成型有凸台17,凸台17外圈设有第二支承点12;分动箱5上设有分别与惰轮轴6两端连接的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第一端盖13设有与第一支承点11插接配合的第一光孔15,第二端盖14设有与第二支承点12插接配合的第二光孔16。凸台17在外圈远离第一支承点11的位置还设有凸环18,凸环18抵接第二端盖14远离第一端盖13的表面。
30.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沿惰轮轴6轴向分别位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的两侧,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的左侧用分动箱5的第一端盖13定位,右侧用惰轮轴6的凸台17定位;惰齿轮4装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上。实现动力由主动齿轮3经过惰齿轮4传递到输出齿轮1,最终由输出轴2输出。
31.此外,惰轮轴6远离凸台17的端部还设有螺纹19,螺纹19位于第一支承点11远离第二支承点12一侧,第一端盖13在第一光孔15内侧还设有与螺纹19配合的螺纹孔20。
32.惰轮轴6的第一支承点11和第二支承点12分别支承在分动箱5的第一光孔15和第二光孔16内,惰轮轴6左侧为m47.5x2的螺纹19,该螺纹19和第一端盖13的m48x2的螺纹孔20配合。通常,同等规格的螺纹19相互配合,在此处采用的是不同规格的螺纹19相互配合,即
m48x2的螺纹孔20与m47.5x2的轴配合,即保证了轴的紧固,又解决了惰轮轴6过定位的问题。
33.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箱(5),所述分动箱(5)上设有惰轮轴(6)、分别与所述惰轮轴(6)两端支承配合的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承点(11)和第二支承点(12),所述第一端盖(13)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承点(11)配合的第一光孔(15),所述第二端盖(14)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承点(12)配合的第二光孔(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6)设有凸台(17),所述第二支承点(12)设于所述凸台(17)外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6)套设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7)位于所述第一端盖(13)与所述凸台(17)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7)外圈远离所述第一支承点(11)的位置还设有凸环(18),所述凸环(18)抵接所述第二端盖(14)远离所述第一端盖(13)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6)在所述第一支承点(11)所在端部还设有螺纹(19),所述第一端盖(13)设有与所述螺纹(19)配合的螺纹孔(2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19)位于所述第一支承点(11)远离所述第二支承点(12)位置,所述螺纹孔(20)位于所述第一光孔(15)远离所述第二光孔(16)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19)规格为m47.5x2,所述螺纹孔(20)规格为m48x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轮轴支承结构,涉及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领域,其包括分动箱,分动箱上设有惰轮轴、分别与惰轮轴两端支承配合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本发明满足惰齿轮的固定及动力传输,且为双板支撑结构,齿轮受载后轴不易产生弯曲变形,有效提高齿轮和轴承零件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 杨春苗 于巍 顾春锋 简迎新 姜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