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1451发布日期:2022-11-26 13: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油底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


背景技术:

2.油底壳是现代汽车变速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变速器箱体配合,承担和传递着来自外部零件的一定的振动和噪音,目前变速器生产过程中,油底壳主要采用铸铁和铸铝等金属材料。但是金属材料密度大,因此变速器的重量也大,通常地,汽车每减少一定的重量,油耗可以降低;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塑料技术目前正在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器及其余领域。
3.塑料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隔音、耐腐蚀等特点,较复杂零部件可注塑成型且制造成本低,塑料件也可回收利用。但是塑料件材料强度、刚度比金属材料低,因此塑料件的结构设计要求就往往要高于金属结构的零部件。
4.汽车变速器油底壳作为储油部件,在变速器运行过程中油底壳上部会与变速器箱体聚积大量气体,传统金属油底壳组件的排气结构,需要在油底壳机加一个内孔后再装配金属件,再与排气管或其余排气结构装配,出口处往往会有油迹,造成“假性漏油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本发明可以避免发生假性漏油质的事故。
6.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组件,还包括通气管总成,所述油底壳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采用复合材料注塑成型,所述通气管总成包括: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油底壳组件的排气部件固定;管夹,管夹的一端对通气管夹持,管夹的另一端用于夹持变速器上的柱状体以使通气管获得定位;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与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头的另一端设有排气槽;端盖,端盖与通气管的另一端配合后,在端盖与连接头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7.本发明具备下述优点:采用独特的结构,本发明采用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的油底壳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抗震性能,保证塑料油底壳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油底壳组件的排气部件采用非传统的机加方式,即排气部件与油底壳组件以注塑成型的形成一体,而后连接通气管总成形成排气系统,利用通气管总成把油气排出到远端,通气管具备特定的油品兼容性,具备较好的排气性能,以便辅助平衡气压,帮助变速器散热,防止漏油。达到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通气管总成与油底壳组件中的排气管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的通气管总成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中管夹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中的管夹在第一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中的管夹在第二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端盖的剖视图;图9为连接头的立体图;图10为端盖与连接头配合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油底壳1,排气管1a,第一螺套2,第二螺套3,密封条4,衬套5,通气管6,管夹7,球头7a,第一夹套7b,第一夹持导入部7c,卡槽7d,第二夹套7e,第二夹持导入部7f,卡箍8,端盖9,套筒9a,径向凸起9b,连接头10,排气槽10a,管体10b,锥体10c,止脱部件10d。
具体实施方式
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1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为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排气的塑料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组件以及通气管总成,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油底壳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采用复合材料注塑成型,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1、第一螺套2、第二螺套3、密封条4以及衬套5,其中,油底壳1、第一螺套2、第二螺套3采用pa66以及gf50的复合材料注塑成型,pa66以及gf50的复合材料是在pa66塑料中添加50%玻璃纤维的高复合性能材料,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抗热老氧化能力,耐油性、耐热性、耐磨性极好,拉伸模量16700mpa,拉伸强度可达到225mpa,弯曲模量14500mpa,弯曲强度可达到345mpa,可满足汽车变速器油底壳使用性能要求,另外,油底壳1上设计出了足够多的加强筋,以满足强度性能。
1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油底壳1的一端设有凹槽,密封条4嵌入到凹槽中,油底壳1上设有多个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5与衬套安装部配合。本实施例中,密封条4的厚度为
7.7mm,大于油底壳1上的凹槽深度,暴露在凹槽外的部分随后期需要装配的零件压缩,起密封作用。
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条4采用氢化丁腈橡胶(hnbr)材料,以满足特定的变速器油品需求及使用环境温度(-40℃至120℃)。氰化丁腈橡胶(hnbr)材料由丁腈橡胶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的一种具有高度饱和弹性体的橡胶材料,耐油性极好。依据变速器性能,也可使用其他橡胶,诸如nbr、epdm,本发明所涉及的氰化丁腈橡胶(hnbr)具有较高的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耐热性、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在密封性能上表现十分突出。所述密封条4上内侧壁设有和外侧壁均设有多个凸起,例如,内侧壁有26个凸起,外侧壁上有38个凸起。
13.如图1和图2所示,衬套安装部为设置在油底壳1一端的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配合一个衬套5,衬套5采用30号钢,强度、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韧性,衬套5设计为带有内螺纹的内孔的圆柱体,均匀分布在油底壳1上,衬套5的作用为充当螺栓过孔与m6六角法兰螺栓配合,以便后期油底壳总成顺利装配进变速器箱体上。
14.如图3至图10,所述通气管总成包括通气管6、管夹7、连接头10、端盖9,通气管6的一端与油底壳组件的排气部件固定;管夹7的一端对通气管6夹持,管夹7的另一端用于夹持变速器上的柱状体以使通气管6获得定位,连接头10的一端与通气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头10的另一端设有排气槽10a,端盖9与通气管6的另一端配合后,在端盖9与连接头10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15.如图3至图10,所述通气管6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为丁氰橡胶,外层为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外层厚度≥0.2mm。通气管6的内孔为直径6.8mm,壁厚为2mm,最大外径为10.8mm,长度为200mm。通气管6耐负压性(-88kpa/5min),外径变化率≤10%。所设计的通气管6耐油(以bot351c4为准)高温性能下表1所示。
16.表1:通气管的耐油及高温性能
如图3至图10,通气管总成还包括卡箍8,通气管6套在底壳组件的排气部件后,卡箍8将通气管6与排气部件抱紧。排气部件为设置在油底壳1上的排气管1a,该排气管1a与油底壳1一体成型,通气管6套在排气管1a上,卡箍8将通气管6与排气部件抱紧。
17.如图3至图10,本实施例中,卡箍8整体高度为22mm,宽度8mm;卡箍8采用65mn卷制而成,整体呈叉开式,内径10mm,壁厚0.8mm,叉口的锥度为70
°
,叉口的宽度为3mm,一端的一部分的圆心距离卡箍8内孔中心15.8mm,两端的圆角圆心距离17.8,两端的两部分宽度均为1.7mm。卡箍8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利用钳子紧箍通气软管6与排气管1a。
18.如图3至图10,由于通气管6的一端与油底壳组件的排气部件固定,通气管6的另一端则通过管夹7进行定位,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通气管6发生摆动。管夹7采用pa66以及gf50的复合材料注塑成型,这种材质的管夹7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抗热老氧化能力,耐油性、耐热性、耐磨性极好。
19.如图3至图10,本实施例中,管夹7采用pa66以用gf30的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管夹7的结构为:包括第一夹持部件以及第二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可转动配合,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入口,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入口。
20.如图3至图10,第一夹持部件用于夹持变速器上的柱状体以使通气管6获得定位,第一夹持部件对变速器上的柱状物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球头7a、第一夹套7b、第一夹持导入部7c,球头7a与第一夹套7b一端固定,第一夹套7b上设有开口,第一夹套7b的开口部位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导入部7c,在两个第一夹持导入部7c形成所述的第一导入口,第一导入口呈锥形。第一夹套7b的内孔直径为21.5mm,第一导入口的锥度α为29
°

21.如图3至图10,第一夹持部件对通气管6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卡槽7d、
第二夹套7e、第二夹持导入部7f,卡槽7d设置在第二夹套7e的一端,球头7a与卡槽7d配合,第二夹套7e上设有开口,第二夹套7e的开口部位设有两个第二夹持导入部7f,在两个第二夹持导入部7f形成所述的第二导入口,第二导入口呈锥形,第二夹套7e对通气管6进行夹持,第二夹套7e的内径为11.5mm,第二导入口的锥度β为71
°
如图3至图10,连接头10包括管体10b,管体10b一端的周面上设有沿着轴向排布的多个锥体10c,这些锥体10c的最大外径依次变大,本实施例中,锥体10c为三个,这些锥体10c的锥度依次为2.7
°
、7
°
、7
°
,由于连接头10插入到通气管6内部,通过多个锥体10c,当连接头10插入到通气管6内部之后,这些锥体10c分别与通气管6形成胀紧,同时形成密封的作用。
22.如图3至图10,端盖9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防尘,即防止灰尘通过通气管6进入到油底壳1的内部,当端盖9与连接头10配合后,需在避免端盖9脱落,因此,连接头10另一端的周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端盖9脱离连接头10的止脱部件10d,止脱部件10c呈环状,所述排气槽10a位于止脱部件10c上。
23.如图3至图10,所述端盖9包括套筒9a,该套筒9a的一端封闭,套筒9a的另一端设有限制端盖9脱离连接头10的径向凸起9b,套筒9a呈锥形,在套筒9a的内壁与排气槽10a之间以及径向凸起9b与连接头1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排成通道。
24.如图3至图10,端盖9采用pa66注塑成型,受力后会发生塑性形变,径向凸起9b的内径小于止脱部件10c的外径,当端盖9套在连接头10上之后,径向凸起9b受到止脱部件10c的阻挡作用,从而避免端盖9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