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5578发布日期:2024-03-12 20: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来自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向该车辆的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作为搭载于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公知有包含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差速器齿圈;以与第一轴线平行地延伸并且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相对于第一轴线包含水平成分的方向上分离的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部件;伴随着差速器齿圈的旋转而被驱动的机械式的油泵;以及收纳差速器齿圈、该油泵的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在油泵的排出口连接有树脂制的油管,在壳体内由油泵吸入/排出的润滑油从形成在从该油管的基端部到前端部之间的多个突出喷嘴部向轴承、齿轮这样的需要润滑的部位供给。另外,油管在车辆搭载状态下从油泵向上方延伸,在该油管的前端部形成有排出孔(油流出孔)。而且,壳体包含存积针对支承上述旋转部件的轴承的润滑油的集油箱、和将从油管的排出孔排出的润滑油向集油箱引导的导油器。由此,若从油泵排出的润滑油在油管中通过并从排出孔排出,则该润滑油通过导油器而被向集油箱引导,所以能够将润滑油向该轴承供给而不用将油管延长到轴承。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18263号公报

3、在利用与上述那样的差速器齿圈的旋转联动地动作的油泵以及油管的情况下,为了从该油泵向更多的润滑对象供给润滑油,还考虑了增加形成于油管的排出孔(油流出孔)的数量。然而,若增加油管的排出孔的数量,则导致由用于对该油管进行成型的模具的形状的复杂化、多个孔的存在引起的制造性的恶化,增加了管的成本,进而动力传递装置的成本增大。另外,在增加了油管的排出孔的数量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向多个需要润滑的部位的各个供给足够的润滑油,需要增加向管供给的润滑油的量而难以实现与差速器齿圈的旋转联动地动作的油泵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多个润滑对象供给足够量的润滑油并且能够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成本上升,并且能够实现与旋转构件的旋转联动地动作的油泵的小型化。

2、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将来自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经由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旋转构件向上述车辆的车轮传递,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油泵,其与上述多个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联动而吸入并排出上述壳体内的润滑油;管,其将由上述油泵排出的上述润滑油向第一润滑对象供给;以及引导部,其形成于上述管,并将在上述壳体内被扬起的上述润滑油向与上述第一润滑对象不同的第二润滑对象引导。

3、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包含与在车辆的动力产生源与车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多个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联动而吸入并排出壳体内的润滑油的油泵。另外,由该油泵排出的润滑油经由管被向第一润滑对象供给。而且,在管形成有将在壳体内被扬起的润滑油向与第一润滑对象不同的第二润滑对象引导的引导部。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在壳体内被扬起的润滑油来润滑多个润滑对象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减少应形成于管的润滑油的流出孔的数量,或至少能够抑制其增加。因此,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降低管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抑制应向管供给的润滑油的量的增加。其结果是,能够向多个润滑对象供给足够量的润滑油并且能够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成本上升,并且能够实现与旋转构件的旋转联动地动作的油泵的小型化。此外,形成于管的引导部还能够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所以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将来自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经由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旋转构件向上述车辆的车轮传递,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一对上述车轮连结的差速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向多个润滑对象供给足够量的润滑油并且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成本上升,并且实现由旋转构件驱动的油泵的小型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在将来自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经由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旋转构件向该车辆的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包含与多个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联动而吸入并排出壳体内的润滑油的油泵;将由该油泵排出的润滑油向第一润滑对象供给的管;以及设置于该管,并将在壳体内被扬起的润滑油向与第一润滑对象不同的第二润滑对象引导的引导部。

技术研发人员:源川胜也,吉田昌记,中村崚人,邵啸军,缪阳,陈春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爱信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