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2716发布日期:2023-04-18 18:3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智能化的体验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具有大屏幕的电子设备。配置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可以满足大屏显示的功能,同时在折叠后携带方便。

2、铰链机构是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保持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通常采用凸轮组使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保持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凸轮组通常设置在摆臂与铰链基部的转动连接处,然而,在一些尺寸较小的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中,由于凸轮组较小,且凸轮组位于摆臂与铰链基部的转动连接处,从而使得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无法较好地保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无法较好地保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基部、壳体连接架、摆臂、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其中:

4、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链基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铰链机构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沿远离所述铰链基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架滑动连接;

5、所述第一阻尼部和所述第二阻尼部间隔的设于所述壳体连接架,所述第三阻尼部设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

6、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阻尼部与所述第一阻尼部阻尼配合;

7、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三阻尼部与所述第二阻尼部阻尼配合。

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方面所述铰链机构,所述壳体连接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铰链基部的相背的两侧;

9、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与位于所述铰链基部两侧的所述壳体连接架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可随所述铰链机构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的切换,而展开或折叠。

10、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铰链机构通过将摆臂的第一端部与铰链基部转动连接,摆臂的第二端部沿远离铰链基部的方向延伸,且与壳体连接架滑动连接,使得第一阻尼部和第二阻尼部可以间隔地设于壳体连接架,第三阻尼部可以设于摆臂的第二端部,从而使得在展开状态下,第三阻尼部与第一阻尼部阻尼配合,以使摆臂的第二端部在阻尼作用下停止滑动,进而使得铰链机构保持在展开状态,在折叠状态下,第三阻尼部与第二阻尼部阻尼配合,以使摆臂的第二端部在阻尼作用下停止滑动,进而使得铰链机构保持在折叠状态。

12、由于第一阻尼部与第三阻尼部阻尼配合的位置,以及第二阻尼部与第三阻尼部阻尼配合的位置远离摆臂与铰链基部的转动连接处,从而使得摆臂的阻力臂变长,从而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改变铰链机构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因此,在第一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阻尼配合的情况下,以及在第二阻尼部与第三阻尼部阻尼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使铰链机构较稳定的保持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无法较好地保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基部、壳体连接架、摆臂、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阻尼部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三阻尼部包括第三磁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的滑动路径的两端,所述第三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架设有滑槽,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构成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的所述滑动路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滑槽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设于所述滑动路径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朝向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极朝向相同,所述第三磁性件的磁极朝向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极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架设有滑槽,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构成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的所述滑动路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所述滑槽的侧壁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滑动路径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滑动路径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磁性件分别邻近所述滑动路径的两侧设置,以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摩擦部,所述铰链基部包括第二摩擦部,所述第一摩擦部与所述第二摩擦部摩擦配合,以使所述摆臂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悬停在任意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阻尼部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三阻尼部包括第三磁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基部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摩擦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摩擦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链基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摩擦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摩擦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摩擦部的围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摩擦部的围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口的侧壁摩擦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为多个、且对称地设于所述铰链基部的相背的两侧,所述壳体连接架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连接架设于所述铰链基部的相背的两侧,且与位于所述铰链基部同一侧的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铰链机构,所述壳体连接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铰链基部的相背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所公开的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基部、壳体连接架、摆臂、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其中: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链基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铰链机构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沿远离所述铰链基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部和所述第二阻尼部间隔的设于所述壳体连接架,所述第三阻尼部设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部;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阻尼部与所述第一阻尼部阻尼配合;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三阻尼部与所述第二阻尼部阻尼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富,程志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