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伸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1080发布日期:2023-04-19 19:2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级伸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悬架,特别涉及一种双级伸缩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2、在特种越野车底盘上,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液压系统和悬架机械系统,悬架液压系统可以使底盘升高或降低,悬架机械系统提供底盘所需刚度和阻尼,完成以上升降功能并提供刚度、阻尼等性能的主要核心部件为油气弹簧,该油气弹簧为单级伸缩结构。在油气弹簧主腔压力油口处装有阻尼阀、球阀,连接蓄能器。蓄能器液体腔与油气弹簧主腔连通,蓄能器气体腔充入高压氮气。

3、在升高过程中,液压系统向油气弹簧主腔压力油口泵入压力油,弹簧杆伸长;降低过程中,底盘自重作用下,油气弹簧主腔油液从压力油口流向液压系统回到油箱,弹簧杆缩短。油气弹簧伸长过程中,在蓄能器气体腔高压作用下,蓄能器液体腔内的油液经过球阀、阻尼阀进入油气弹簧主腔,蓄能器气体腔膨胀;油气弹簧缩短过程中,油气弹簧主腔油液通过阻尼阀、球阀进入蓄能器液体腔,蓄能器气体腔被压缩。

4、由于油气弹簧本身的结构特性,高度调节及减振功能均由单级伸缩结构完成,高度调节过程中悬架刚度发生变化,需要在高度调节前通过关闭球阀将油气弹簧主腔与蓄能器液体腔断开。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底盘只能在静止状态下,选择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才能进行底盘高度升降调节。正常工况下,底盘载荷均匀,蓄能器填充参数按载荷均匀计算得出。在底盘偏载或是载荷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各个轮承受的载荷不一样,往往需要根据载荷计算并对各轮的蓄能器填充不同压力,以提供相应的悬架刚度。但在行驶过程中,底盘轴荷转移,加剧载荷不均,油气弹簧主腔内的液压油进入蓄能器液体腔或蓄能器液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油气弹簧主腔,造成高度变化,导致底盘出现较大倾斜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长时间载荷不均情况下,蓄能器气体腔或液体腔体积变化过量,可能造成蓄能器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级伸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架系统在冲击或载荷分布不均工况下底盘出现较大倾斜或者损坏蓄能器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双级伸缩系统,其包括:

4、缸体,所述缸体中空设置,且所述缸体上设有用于液压油输入或输出的第一入口以及第一出口;

5、第一总成,所述第一总成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缸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总成和所述缸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一空间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二空间,以使所述第一总成与所述缸体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呈相反的增减趋势,所述第一总成内沿中心线独立设置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6、第二总成,所述第二总成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总成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蓄能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中部设有阻尼阀,以使所述第二总成朝向所述第一总成移动时,所述阻尼阀阻隔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蓄能器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缸体以及所述第一总成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间。

8、进一步地,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一导向套与第一端盖,所述第一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总成上并与所述缸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导向套一侧并与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端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与磁环,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磁环固定设在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且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贯穿所述磁环,以使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获取所述第一总成的位移量。

10、进一步地,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总成远离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座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三空间与所述蓄能器的通道。

11、进一步地,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套与第二端盖,所述第二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总成上并与所述第一总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盖压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套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总成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总成内壁设有所述阻尼阀定位的孔肩,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总成之间设有调整所述阻尼阀的装配间隙的调整垫,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总成的一侧上设有缓冲垫。

13、进一步地,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总成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总成与所述第二总成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副。

14、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阀包括阀座、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阀座相配合的装设在所述第二总成内,所述阀体设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可移动的设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弹簧设有两个并分别抵持在所述阀芯的两端,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油孔,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蓄能器的流道,所述阀芯上设有环形槽,以使所述阀芯移动时,所述阀芯阻挡所述流道或所述环形槽连通在两个所述流道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总成内壁与所述第二总成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惰性气体的第四空间,且所述第一总成上设有与所述第四空间连通的单向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7、本发明通过在中空的缸体上设有用于液压油输入或输出的第一入口以及第一出口,第一总成可移动的穿设在缸体的一端,且与缸体之间形成与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一空间以及与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二空间,第一总成内沿中心线独立设置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二总成可移动的穿设在第二腔室内,第二总成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蓄能器与第二腔室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中部设有阻尼阀,该双级伸缩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控制进入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内液压油的油量,使得缸体与第一总成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形成对底盘高度的调节操作,当底盘发生振动时,缸体与第一总成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稳定不变,通过蓄能器输出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总成,该液压油反复穿过阻尼阀并将底盘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以达到良好减震效果,悬架系统在冲击工况或者载荷分布不均的情况下,第二总成朝向第一总成发生移动,驱动阻尼阀阻隔在第二腔室与蓄能器之间,进而起到第二腔室与蓄能器之间被阻断的效果,底盘高度受到载荷变化以及路况冲击时避免导致底盘瞬间出现较大倾斜或者蓄能器损坏的情况,提高调节可靠性,提高底盘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缸体以及所述第一总成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一导向套与第一端盖,所述第一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总成上并与所述缸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导向套一侧并与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端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与磁环,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磁环固定设在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且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贯穿所述磁环,以使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测杆获取所述第一总成的位移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总成远离所述第一总成的端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座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三空间与所述蓄能器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伸缩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套与第二端盖,所述第二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总成上并与所述第一总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盖压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套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总成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成内壁设有所述阻尼阀定位的孔肩,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总成之间设有调整所述阻尼阀的装配间隙的调整垫,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总成的一侧上设有缓冲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总成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总成与所述第二总成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包括阀座、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阀座相配合的装设在所述第二总成内,所述阀体设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可移动的设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弹簧设有两个并分别抵持在所述阀芯的两端,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油孔,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蓄能器的流道,所述阀芯上设有环形槽,以使所述阀芯移动时,所述阀芯阻挡所述流道或所述环形槽连通在两个所述流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伸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成内壁与所述第二总成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容置惰性气体的第四空间,且所述第一总成上设有与所述第四空间连通的单向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伸缩系统,其包括缸体、第一总成和第二总成,通过控制进入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内液压油的油量,使得缸体与第一总成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形成对底盘高度的调节操作,当底盘发生振动时,通过蓄能器输出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总成,该液压油反复穿过阻尼阀并将底盘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以达到良好减震效果,悬架系统在冲击工况或者载荷分布不均的情况下,第二总成朝向第一总成发生移动,驱动阻尼阀阻隔在第二腔室与蓄能器之间,进而起到第二腔室与蓄能器之间被阻断的效果,底盘高度受到载荷变化以及路况冲击时避免导致底盘瞬间出现较大倾斜或者蓄能器损坏的情况,提高调节可靠性,提高底盘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峰,王旭东,向宇,包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