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8583发布日期:2023-01-04 09: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具体说,是汽车增压器中间体轮轴上的分体式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增压器制造行业都知道,目前汽车增压器中间体轮轴上使用的球轴承都是整体式球轴承。这种轴承含有作为外圈的外套筒和作为内圈的内套筒,内外套筒的两端间均设置有保持架,保持架的周向均布有滚珠。其中的内套筒与汽车增压器中间体的轮轴间呈紧密状配合在一起。由于内套筒与汽车增压器中间体的轮轴间呈紧密状配合在一起,工作时,轮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也带动作为内圈的内套筒随其一起旋转,使得这种轴承的旋转惯量较大。而旋转惯量一大,消耗的能量就多,使得增压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又由于这种球轴承含有内套筒,使用钢材多,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采用这种球轴承,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增压器的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包括长套筒和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由内圈和外圈,内圈与外圈的周向间均布有滚珠。其特点是:邻近长套筒两端的内圆上均有环形内凸起。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间有弹簧,它们外侧的长套筒内均有所述轴承。
6.所述环形内凸起包括定环形内凸起和动环形内凸起。所述定环形内凸起与长套筒形成为一体。动环形内凸起所在端的长套筒内圆上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外侧的长套筒内径大于其内侧。所述动环形内凸起呈可拆卸状置于所述环形台阶之外。
7.所述动环形内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弹簧相邻的一侧有周向台阶,所述弹簧邻近周向台阶的一端顶在周向台阶上。
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邻近长套筒两端的内圆上均有环形内凸起。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间有弹簧,它们外侧的长套筒内均有所述轴承。与背景技术中的整体式球轴承相比,由弹簧取代了内套筒,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旋转惯量。而旋转惯量的降低,消耗的能量就少,从而提高了增压器的工作效率。又由于这种球轴承不含内套筒,减少了钢材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含有长套筒2和两个轴承。邻近长套筒2两端的内圆上均加工有环形内凸起。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之间均设置有弹簧4,弹簧4两端分别与相应环形内凸起相抵。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与长套筒2相应端部间均设置有所述轴承,该轴承为球轴承,其含有内圈7和外圈6,内圈7与外圈6周向间均布有滚珠。所述环形内凸起含有一个定环形内凸起5和一个动环形内凸起3。所述定环形内凸起5与长套筒2铸造为一体。所述动环形内凸起3所在端的长套筒2内圆上加工有环形台阶31,且使环形台阶31外侧的长套筒2内径大于其内侧。所述动环形内凸起3呈可拆卸状置于所述环形台阶31之外。所述动环形内凸起3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弹簧4相邻的一面上加工有周向台阶32。所述弹簧4邻近周向台阶32的一端顶在周向台阶32上。
12.如图2所示,使用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安装在汽车增压器的涡轮8与叶轮7之间的中间体外壳9内的轮轴10上。
13.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中的整体式球轴承相比,由弹簧4取代了内套筒,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旋转惯量。


技术特征:
1.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包括长套筒(2)和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由内圈(7)和外圈(6),内圈(7)与外圈(6)的周向间均布有滚珠;其特征在于:邻近长套筒(2)两端的内圆上均有环形内凸起;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间有弹簧(4),它们外侧的长套筒(2)内均有所述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凸起包括定环形内凸起(5)和动环形内凸起(3);所述定环形内凸起(5)与长套筒(2)形成为一体;动环形内凸起(3)所在端的长套筒(2)内圆上有环形台阶(31),环形台阶(31)外侧的长套筒(2)内径大于其内侧;所述动环形内凸起(3)呈可拆卸状置于所述环形台阶(31)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形内凸起(3)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与弹簧(4)相邻的一侧有周向台阶(32);所述弹簧(4)邻近周向台阶(32)的一端顶在周向台阶(3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具体说,是汽车增压器中间体轮轴上的分体式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其包括长套筒和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由内圈和外圈,内圈与外圈的周向间均布有滚珠。其特点是:邻近长套筒两端的内圆上均有环形内凸起。所述两个环形内凸起间有弹簧,它们外侧的长套筒内均有所述轴承。采用这种分体式低惯量球轴承,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增压器的工作效率。增压器的工作效率。增压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 叶震杰 刘贵升 袁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科博增压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