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径三通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0135发布日期:2023-05-25 04:3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全通径三通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阀门,具体为全通径三通阀门。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207333814u公开了一种三通阀门,包括三通阀门本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阀芯、阀芯固定壳、限位块、中间挡板、阀门挡板和密封块,所述三通阀门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三通阀门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二出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通水槽的内部位于铁板的一端位置处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中部插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侧靠近密封块的位置处套接有阀芯固定壳;

2、目前市场小通径流体阀门多采用球阀阀芯机能,导致无法满足全通径流量通过的问题;以及目前市场小通径三通没有截止阀门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全通径三通阀门,包括三通阀门本体,三通阀门本体为全通径结构,三通阀门本体的流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旋转叶片用于对三通阀门本体内部流体进行通断,并在至少两个流道方向内进行切换。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叶片与旋转件连接,旋转件用于控制旋转叶片进行旋转。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角度为0-120°。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安装在三通阀门本体的侧壁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轴的顶端与手动旋钮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轴通过叶片压板与旋转叶片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三通阀门本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上设置有相适配的上盖,底座和上盖的腔室构成了三通阀门的流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三通阀门的流道为t字型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座和上盖结构相同,均包括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相互连接,竖直流道位于水平流道的中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座与上盖的连接采用紧固螺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旋转叶片可以实现三通阀门的全通径流量通道,该旋转叶片的结构适用于小通径流体阀门;解决目前市场小通径流体阀门多采用球阀阀芯机能,导致无法满足全通径流量通过的问题;以及目前市场小通径三通没有截止阀门功能的问题,该旋转叶片的设计实现了对三通流体方向的快速选择。



技术特征:

1.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阀门本体,三通阀门本体为全通径结构,三通阀门本体的流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4),旋转叶片(4)用于对三通阀门本体内部流体进行通断,并在至少两个流道方向内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旋转角度为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的顶端与手动旋钮(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通过叶片压板(5)与旋转叶片(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三通阀门本体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上设置有相适配的上盖(2),底座(1)和上盖(2)的腔室构成了三通阀门本体的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三通阀门本体的流道为t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上盖(2)结构相同,均包括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相互连接,竖直流道位于水平流道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通径三通阀门,其特征在于,底座(1)与上盖(2)的连接采用紧固螺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为全通径三通阀门,包括底座、上盖、转动叶片和旋转件;底座上设置有相适配的上盖,底座和上盖的腔室构成了三通阀门的流道,该三通阀门的流道为T字型结构,三通阀门的流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该旋转叶片位于三通阀门的流道连接处,用于对流体的流动进行不同路径的切换,该旋转叶片的尺寸与三通阀门的流道的尺寸相适配,并通过密封圈保证旋转叶片与三通阀门的流道连接的密封性;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叶片可以实现三通阀门的全通径流量通道,该旋转叶片的结构适用于小通径流体阀门;该旋转叶片的设计实现了对三通流体方向的快速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国涛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