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0494发布日期:2022-10-15 01:4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由于油耗法规限制和车辆自动化技术的提高,目前新开发车辆普遍采用自动变速器作为动力传动部件,由于成本和技术复杂性的限制,在商用车领域,amt技术被广泛采用。
3.amt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机构可采用蜗轮蜗杆作为离合器执行机构,其中涡轮部件为扇齿形式。由于自锁力的存在,当通过电机控制离合器执行机构到任意指定位置后,撤掉电机控制电流后,离合器执行机构可以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实现离合器位置的精确控制。但是,该离合器执行机构存在如下缺点:当以一定的控制电流,驱动电机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两个端部位置后,容易出现离合器执行机构卡死的问题,此时无论给出多大的电机驱动电流,也无法实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解锁,导致amt系统运行失效。如图1所示,1为电机,2为蜗杆,3为扇齿,4为壳体,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扇齿向两侧偏摆,当蜗杆驱动扇齿运动至两端、与壳体壁接触时,由于壳体和蜗杆的共同作用,会将扇齿卡住,使之在电机通电反向旋转后,不能使扇齿摆动解锁,引起amt系统运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该防卡死结构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扇齿摆动至两个端部位置后,电机反向转动时,提供一个推力,使扇齿反向转动,实现控制机构的防卡死目标,避免amt系统运行失效。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扇齿和壳体,在扇齿朝向壳体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件,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在电机反向转动时,弹性件提供推力,使扇齿脱离壳体,达到防卡死的目的。
7.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现有技术是扇齿直接与壳体接触,本实用新型在扇齿和壳体之间加设弹性件,在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压,储存能量。当电机反向转动时,现有技术由于壳体和蜗杆的作用,扇齿被卡死了,本实用新型由于预先储存了能量,当电机反向转动时,能量释放,弹性件提供推力,将扇齿推离端部位置,从而达到防卡死的目的。
8.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橡胶。
9.更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橡胶球。橡胶球占用面积小,还能提供较大的弹力。
10.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橡胶条。
11.更进一步地,橡胶条的厚度为1.5 ~ 2.0 mm。当橡胶条达到该厚度时,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推力将扇齿推离壳体。
12.进一步地,在扇齿朝向壳体的侧面上开有凹槽,将弹性件镶进凹槽中,弹性件从凹槽中露出。弹性件镶嵌于凹槽中,一方面减少了弹性件占用体积,另一方面,优选地,当扇齿
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后,弹性件完全位于凹槽中。在弹性件受到挤压时,弹性件缩进凹槽中,不影响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整体结构。
13.进一步地,弹性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凹槽中。
14.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有效避免离合器执行结构的卡死问题出现,避免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失效;
17.2.降低控制难度。
18.3.结构简单,增加成本低,结构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现有技术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实施例1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
22.1-电机,2-蜗杆,3-扇齿,4-壳体,5-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电机1顺时针旋转,带动蜗杆2顺时针旋转,使扇齿3顺时针摆动,顺时针摆动至如图1中位置的最左边时,与壳体4接触,壳体4和蜗杆2共同限位,将扇齿3卡住。当电机1逆时针旋转时,此时无论给出多大的电机驱动电流,扇齿3都无法摆动,即无法实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解锁。
26.本实施例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不影响离合器执行机构整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扇齿3与壳体4接触的面上加设橡胶条5,当扇齿3顺时针摆动至左端时,橡胶条5受压储存能量。这时,再启动电机1逆时针转动,蜗杆2逆时针转动,在蜗杆2和橡胶条5反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扇齿3脱离壳体4。橡胶条5的使用能防止扇齿3卡死。
27.在扇齿3朝向壳体4的侧面上开有凹槽,橡胶条5镶嵌于凹槽中,通过紧固件固定,橡胶条5从凹槽露出,橡胶条5的厚度为1.5mm,使橡胶条5在扇齿3被卡死时,能提供足够的反弹力将扇齿3推离壳体4。本实施例在扇齿3朝向壳体4的侧面上开设凹槽,在橡胶条5受到挤压时,能挤压进入凹槽中,不影响离合器执行机构整体结构设计。
28.本实施例对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防卡死效果好,能有效避免amt系统运行失效。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包含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扇齿和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扇齿朝向壳体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件,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在电机反向转动时,弹性件提供推力,使扇齿脱离壳体,达到防卡死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橡胶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橡胶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橡胶条的厚度为1.5 ~ 2.0 mm。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扇齿朝向壳体的侧面上开有凹槽,将弹性件镶进凹槽中,弹性件从凹槽中露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后,弹性件完全位于凹槽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凹槽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扇齿和壳体,在扇齿朝向壳体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件,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在电机反向转动时,弹性件提供推力,使扇齿脱离壳体,达到防卡死的目的。当扇齿摆动至两端时,现有技术是扇齿与壳体接触,本实用新型在扇齿和壳体之间加设弹性件,在扇齿摆动至两端时,弹性件受压,储存能量。当电机反向转动时,现有技术由于壳体和蜗杆的作用,扇齿被卡死了,本实用新型由于预先储存了能量,当电机反向转动时,能量释放,弹性件提供推力,将扇齿推离端部位置,从而达到防卡死的目的。从而达到防卡死的目的。从而达到防卡死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邢乐德 陈梓斌 张宁博 戴镖 谢威 黎祖德 龙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4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