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13368发布日期:2022-11-09 05: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


背景技术:

2.对于化油器或节气门体汽油喷射发动机,进气歧管是指从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到气缸盖进气口的进气管,进气歧管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往往和进气管装配在一起使用;
3.现有的进气管和进气歧管进行装配连接时,往往采用螺栓进行固定锁紧,但发动机在匹配主机厂进气系统时,方向不一致时转动不便往往需要更改进气系统,改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包括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外套在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连接处;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转动安装在卡箍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轮上固定安装有螺杆;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转动安装在卡箍远离第一转轮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轮上转动安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通过通孔贯穿第二转轮。
7.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本体靠近歧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所述歧管靠近进气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环,所述卡箍的内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凹槽。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9.作为优选,所述卡箍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卡箍上开设有与转动孔相连通的活动孔。
10.作为优选,所述卡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卡板沿着卡箍的周向均匀设置,且三个所述卡板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间隙。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将进气管和歧管两者的开口进行对接,接着将卡箍套在进气管本体和歧管的连接处,然后转动第一转轮使其带动螺杆转动,并将螺杆插入第二转轮内,同时转动第二转轮上的螺母,从而使得螺母和螺杆进行连接,并随着螺母的转动将卡箍锁紧在进气管本体和歧管上,从而对两者进行连接,而当需要调转进气管方向时,略微松开螺母,这时卡箍将不再锁紧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这时可转动进气管本体从而调整其方向,通过卡箍避免进气管本体与歧管通过螺栓直接连接,而导致进气管本体无法改变方向。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a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进气管本体;11、第一凸环;2、歧管;21、第二凸环;3、卡箍;31、卡板;32、转动孔;33、活动孔;311、凹槽;4、第一转轮;41、螺杆;5、第二转轮;6、螺母;7、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0.请参阅图1-4,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包括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还包括:卡箍3,卡箍3外套在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连接处;第一转轮4,第一转轮4转动安装在卡箍3的一端,第一转轮4上固定安装有螺杆41;第二转轮5,第二转轮5转动安装在卡箍3远离第一转轮4的一端,第二转轮5上转动安装有与螺杆41螺纹连接的螺母6;将进气管和歧管2两者的开口进行对接,接着将卡箍3套在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的连接处,然后转动第一转轮4使其带动螺杆41转动,并将螺杆41插入第二转轮5内,同时转动第二转轮5上的螺母6,从而使得螺母6和螺杆41进行连接,并随着螺母6的转动将卡箍3锁紧在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上,从而对两者进行连接,而当需要调转进气管方向时,略微松开螺母6,这时卡箍3将不再锁紧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这时可转动进气管本体1从而调整其方向,通过卡箍3避免进气管本体1与歧管2通过螺栓直接连接,而导致进气管本体1无法改变方向。
21.具体的,第二转轮5上开设有通孔,螺杆41通过通孔贯穿第二转轮5;螺杆41贯穿通孔方便与螺母6进行连接。
22.具体的,进气管本体1靠近歧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11,歧管2靠近进气管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环21,卡箍3的内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31,卡板31上开设有凹槽311;当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连接在一起后,进气管上的第一凸环11将和歧管2上的第二凸环21紧密贴合,同时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连接在一起后将置于卡板31上的凹槽311内,通过凹槽311将使得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紧密贴合。
23.具体的,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之间设置有橡胶圈7;将橡胶圈7置于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之间,当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连接在一起后,橡胶圈7将进行更好的密封,从而避免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之间发生漏气。
24.具体的,卡箍3上开设有转动孔32,卡箍3上开设有与转动孔32相连通的活动孔33;卡箍3上的两个转动孔32用以分别安装第一转轮4和第二转轮5,同时活动孔33方便第一转轮4和第二转轮5进行活动从而调整角度。
25.具体的,卡板3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卡板31沿着卡箍3的周向均匀设置,且三个卡板31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间隙;其中卡板31的硬度大于卡箍3的硬度,同时卡箍3具有弹性,
当打开卡箍3的时候,由于相邻两个卡板31之间设置有空隙,使得尽管卡板31硬度大,但不会阻碍卡箍3的张开,从而方便将卡箍3套在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上,因此通过在相邻卡板31之间设置间隙方便了卡箍3的张开,同时卡板31的硬度较高,也使得在连接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时强度更高。
2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包括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3),所述卡箍(3)外套在进气管本体(1)和歧管(2)连接处;第一转轮(4),所述第一转轮(4)转动安装在卡箍(3)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轮(4)上固定安装有螺杆(41);第二转轮(5),所述第二转轮(5)转动安装在卡箍(3)远离第一转轮(4)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轮(5)上转动安装有与螺杆(41)螺纹连接的螺母(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41)通过通孔贯穿第二转轮(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本体(1)靠近歧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11),所述歧管(2)靠近进气管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环(21),所述卡箍(3)的内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31),所述卡板(31)上开设有凹槽(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11)和第二凸环(21)之间设置有橡胶圈(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上开设有转动孔(32),所述卡箍(3)上开设有与转动孔(32)相连通的活动孔(3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3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卡板(31)沿着卡箍(3)的周向均匀设置,且三个所述卡板(31)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进气管分总成,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外套在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连接处;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转动安装在卡箍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轮上固定安装有螺杆;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转动安装在卡箍远离第一转轮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轮上转动安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二转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通过通孔贯穿第二转轮,所述进气管本体靠近歧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本实用新型卡箍将不再锁紧进气管本体和歧管,这时可转动进气管本体从而调整其方向,通过卡箍避免进气管本体与歧管通过螺栓直接连接,而导致进气管本体无法改变方向。而导致进气管本体无法改变方向。而导致进气管本体无法改变方向。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 肖明雅 王迅 朱继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