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5465发布日期:2022-12-10 06:1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的制作方法
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2.摩托车发动机曲轴,分为整体式曲轴和分体式曲轴。分体式曲轴结构复杂、加工难度低,但工序长、成品精度控制难度大、而且重量较重、费用高;整体式曲轴结构简单、重量轻、成品精度高,成本低。但动平衡控制差,导致发动机震动较大,通常需要增加平衡轴来弥补动平衡的不足,相应的成本又会增加。我司日前研发一种窄跨距的v型两缸发动机,在技术改良上,需要对曲轴的两个曲拐再缩短间距,还需要改善发动机的震动问题,维持曲轴的动平衡,故我们有必要针对v缸发动机设计了一款新的整体式曲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鉴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需求,我们设计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取消了两曲拐之间的曲轴轴颈,并将中部两块曲柄合并铸造成型,在实施后续锻造和精加工时,调整匹配合适的曲轴轴向、径向的配重平衡无需增加设计平衡轴来弥补动平衡的不足,并设计合理的曲轴油道,可对安装于连杆轴颈上的轴瓦进行充分润滑。
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包括左端轴、左曲拐、右曲拐、右端轴,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与曲轴中心轴的连线构成v型夹角,
6.所述左端轴与左曲拐之间设置有第一曲柄,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之间一体固连有第二曲柄,所述右曲拐与右端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曲柄,所述左曲拐中间设置左连杆轴颈,所述右曲拐中间设置右连杆轴颈,所述左连杆轴颈和右连杆轴颈与左端轴轴线平行,且与左端轴轴线间距相同,
7.所述右端轴中心开设有主曲轴油道,所述主曲轴油道与倾斜开设在第三曲柄和右连杆轴颈内的第一分油道连通,且第一分油道从右连杆轴颈外周中部穿出,以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右连杆轴颈上的轴瓦充分润滑,所述第一分油道与右连杆轴颈外侧轴向开设的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储油腔内侧还在第二曲柄和左连杆轴颈内倾斜地开设有第二分油道,且第二分油道从左连杆轴颈外周中部穿出,以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左连杆轴颈上的轴瓦充分润滑。
8.进一步地,所述左端轴和右端轴的外周均设置有齿牙盘。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柄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三曲柄设置有平衡右连杆轴颈的第三配重块。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曲柄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和右连杆轴颈旋转离心力的第二配重块。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柄外侧、沿着左连杆轴颈开设有平衡盲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取消了传统曲轴上两曲拐之间的曲轴轴颈,并将中部两块曲柄合并铸造成型,在实施后续锻造和精加工时,调整匹配合适的曲轴轴向、径向的配重平衡无需增加设计平衡轴来弥补动平衡的不足,并设计合理的曲轴油道,可对安装于连杆轴颈上的轴瓦进行充分润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施例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横向丝杆副的结构剖视图;
16.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施例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的左视图;
18.其中,1-第一曲柄,2-第二曲柄,3-第三曲柄,4-左连杆轴颈,5-右连杆轴颈,6-主曲轴油道,7-第一分油道,8-储油腔,9-第二分油道,10-密封盖,11-平衡盲孔,12-第一配重块,13-第二配重块,14-第三配重块,15-左侧齿牙盘,16-右侧齿牙盘,17-左端轴,18-右端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包括左端轴17、左曲拐、右曲拐、右端轴18,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与曲轴中心轴的连线构成v型夹角a,所述夹角a为60度,60
°
夹角的曲轴是匹配60
°
夹角的v缸发动机用,目的是确保发动机的点火角度是360
°
+360
°

21.参阅图1和图2,所述左端轴17与左曲拐之间设置有第一曲柄1,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之间一体固连有第二曲柄2,所述右曲拐与右端轴18之间设置有第三曲柄3,所述左曲拐中间设置左连杆轴颈4,所述右曲拐中间设置右连杆轴颈5,所述左连杆轴颈4和右连杆轴颈5与左端轴17轴线平行,且与左端轴17轴线间距相同。
22.参阅图2和图3,所述右端轴18中心开设有主曲轴油道6,所述主曲轴油道6与倾斜开设在第三曲柄3和右连杆轴颈5内的第一分油道7连通,且第一分油道7从右连杆轴颈5外周中部穿出,以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右连杆轴颈5上的轴瓦充分润滑,所述第一分油道7与右连杆轴颈5外侧轴向开设的储油腔8连通,所述储油腔8外侧设置有密封盖10,所述储油腔8内侧还在第二曲柄2和左连杆轴颈4内倾斜地开设有第二分油道9,且第二分油道9从左连杆轴颈4外周中部穿出,以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左连杆轴颈4上的轴瓦充分润滑。
23.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左端轴17和右端轴18的外周均设置有齿牙盘,包括左侧齿牙盘15和右侧齿牙盘16,以配合外部的传动组件传递动力。
24.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参阅图2,所述第一曲柄1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4的第一配重块12,所述第三曲柄3设置有平衡右连杆轴颈5的第三配重块14。
25.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第二曲柄2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4和右连杆轴颈5旋转离心力的第二配重块13。
26.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曲柄1外侧、沿着左连杆轴颈4开设有平衡盲孔11,以配合右侧储油腔8及曲轴整体结构来调整重力平衡和旋转离心力平衡。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包括左端轴、左曲拐、右曲拐、右端轴,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与曲轴中心轴的连线构成v型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轴与左曲拐之间设置有第一曲柄,所述左曲拐和右曲拐之间一体固连有第二曲柄,所述右曲拐与右端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曲柄,所述左曲拐中间设置左连杆轴颈,所述右曲拐中间设置右连杆轴颈,所述左连杆轴颈和右连杆轴颈与左端轴轴线平行,且与左端轴轴线间距相同,所述右端轴中心开设有主曲轴油道,所述主曲轴油道与倾斜开设在第三曲柄和右连杆轴颈内的第一分油道连通,且第一分油道从右连杆轴颈外周中部穿出,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右连杆轴颈上的轴瓦充分润滑,所述第一分油道与右连杆轴颈外侧轴向开设的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储油腔内侧还在第二曲柄和左连杆轴颈内倾斜地开设有第二分油道,且第二分油道从左连杆轴颈外周中部穿出,配合注入的润滑油给予安装于左连杆轴颈上的轴瓦充分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轴和右端轴的外周均设置有齿牙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三曲柄设置有平衡右连杆轴颈的第三配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柄设置有平衡左连杆轴颈和右连杆轴颈旋转离心力的第二配重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外侧、沿着左连杆轴颈开设有平衡盲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包括左端轴、左曲拐、右曲拐、右端轴,左端轴与左曲拐之间设置有第一曲柄,左曲拐和右曲拐之间一体固连有第二曲柄,右曲拐与右端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曲柄,左曲拐中间设置左连杆轴颈,右曲拐中间设置右连杆轴颈,右端轴中心开设有主曲轴油道,该V型两缸发动机曲轴取消了传统曲轴上两曲拐之间的曲轴轴颈,并将中部两块曲柄合并铸造成型,在实施后续锻造和精加工时,调整匹配合适的曲轴轴向、径向的配重平衡无需增加设计平衡轴来弥补动平衡的不足,并设计合理的曲轴油道,可对安装于连杆轴颈上的轴瓦进行充分润滑。行充分润滑。行充分润滑。


技术研发人员:潘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速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