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1128发布日期:2022-11-22 23:1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变速箱是装载机中必要的零部件之一。现有的安装方法多为变速箱直接焊接固定至机体上。装载机的作业环境复杂,作业过程中震动频繁,上述这种刚性的连接方式抗震能力差,容易发生疲劳损坏导致断裂。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以替代现有的刚性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包括:
5.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至第一构件;
6.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7.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至少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销轴连接;
8.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连接至第二构件,所述托架组件围绕缓冲组件一圈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套、弹性件和外套;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外套内,所述内套设置于弹性件内,所述内套、弹性件和外套同轴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外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外套与弹性件连接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贴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减震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组件包括托架本体和压盖,所述托架本体连接至第二构件;所述压盖与托架本体对合连接从而与缓冲组件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托架本体的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和连接孔。
14.进一步地,所述托架本体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凹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凹部的轴向长度与压盖的轴向长度相等。
15.进一步地,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销轴同轴套设,并分布于固定板与内套之间。
16.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片和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螺接于销轴的端部,所述锁紧螺钉和垫片将所述缓冲组件轴向固定。
1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材质。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装置中固定板与变速箱连接,托架组件与机体连接,缓冲组件内含弹性元件能够吸收震动,从而降低了装载机传递到变速箱的震动幅值,降低了震动对变速箱产生的负面效果;(2)本装置不仅仅可应用于装载机中,任意两个需要减震的构件之间均可安装此固定支架。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第一构件、第二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托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在图中,1、固定板;2、第一构件;3、销轴;4、内套;5、缓冲组件;6、弹性件;7、托架组件;8、第二构件;9、外套;10、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 12、减震孔;13、托架本体;14、压盖;15、定位凸起;16、连接孔;17、第一凹部;18、第二凹部;19、轴套;20、垫片;21、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1、销轴3、缓冲组件5、托架组件 7和轴套19。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内套4、弹性件6和外套9;所述托架组件7 包括托架本体13和压盖14。
28.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至第一构件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2为变速箱;所述托架组件7固定连接至第二构件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件8为装载机的机体。所述销轴3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1,所述销轴3依次与所述轴套 19和内套4连接,所述销轴3分别与内套4、轴套19同轴套设连接。其中所述轴套19设置于内套4与固定板1之间,所述轴套19用于轴向定位内套4。所述弹性件6为橡胶材质,所述弹性件6围绕内套4一圈设置。所述销轴3的端面螺接有锁紧螺钉21并连接有垫片20,所述锁紧螺钉21与垫片20将弹性件6顶压至轴套19的端面侧,从而将弹性件6轴向固定。所述外套9包覆于弹性件6 的外侧,即所述外套9与弹性件6同轴套设固定。所述外套9和弹性件6大体呈圆柱状,所述弹性件6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第一翻边10,所述外套9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第二翻边11。当所述弹性件6与外套9连接时,所述第一翻边10与第二翻边11相互贴合进而使弹性件6和外套9轴向固定。为了提高弹性件6的减震效果,在所述弹性件6的端面侧阵列分布有多个减震孔12。所述托架本体13 和压盖14相互对合连接并将缓冲组件5包覆固定。所述托架本体13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凹部17和第二凹部18,所述第一凹部17的直径大于第二凹部18 的直径,所述第二凹部18的轴向长度与压盖14的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翻边10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二凹部18的端面侧,进而使缓冲组件5和托架组件7 轴向固定。所述托架本体1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5和连接孔16,其中所述定位凸起15用于托架组件7与第二构件8定位,所述连接孔16用于固定托架组件7 和第二构件8。
29.上述中的“轴向”指的是销轴3的轴向。
30.本装置中,弹性件6为核心零件,能够吸收震动,具有较强的减震效果。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连接至第一构件(2);销轴(3),所述销轴(3)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至少包括一弹性件(6),所述弹性件(6)与销轴(3)连接;托架组件(7),所述托架组件(7)连接至第二构件(8),所述托架组件(7)围绕缓冲组件(5)一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内套(4)、弹性件(6)和外套(9);所述弹性件(6)设置于外套(9)内,所述内套(4)设置于弹性件(6)内,所述内套(4)、弹性件(6)和外套(9)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10),所述外套(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翻边(11),所述外套(9)与弹性件(6)连接后,第一翻边(10)与第二翻边(11)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的轴向端面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减震孔(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7)包括托架本体(13)和压盖(14),所述托架本体(13)连接至第二构件(8);所述压盖(14)与托架本体(13)对合连接从而与缓冲组件(5)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本体(13)的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15)和连接孔(1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本体(13)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凹部(17)和第二凹部(18),所述第一凹部(17)的直径大于第二凹部(18)的直径,所述第二凹部(18)的轴向长度与压盖(14)的轴向长度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19),所述轴套(19)与销轴(3)同轴套设,并分布于固定板(1)与内套(4)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20)和锁紧螺钉(21),所述锁紧螺钉(21)螺接于销轴(3)的端部,所述锁紧螺钉(21)和垫片(20)将所述缓冲组件(5)轴向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涉及固定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至第一构件;销轴,所述销轴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至少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围绕内套一圈设置,并与销轴连接;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连接至第二构件,所述托架组件围绕缓冲组件一圈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减震固定支架,替代了现有刚性连接的固定方式,提高了减震效果。提高了减震效果。提高了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衣学航 陈洪庆 陈京聪 宋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明宇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