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5670发布日期:2023-01-17 21:1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简称车载泵)用户经常会在车体走台上放置一些混凝土泵管,把水进行输送到需要输送的位置,在使用混凝土泵管对水进行输送的过程中,混凝土泵管比较轻,容易脱离某位置,因此需要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但是目前的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依然存在结构复杂,现场装配不易操作,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现场装配易操作,固定效果好的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夹持组件、下夹持组件、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一楼板孔、第二楼板孔和耐磨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所述上夹持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一螺栓孔;所述下夹持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螺栓孔。
6.较佳地,所述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内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橡胶垫片。
7.较佳地,所述上夹持组件与下夹持组件上下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上下对应。
8.较佳地,所述第一长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长螺栓与第二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二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二垫片。
9.较佳地,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三垫片。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
11.该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上夹持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一螺栓孔;下夹持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螺栓孔;由于设置有上夹持组件、下夹持组件和第三螺母对需要固定的混凝土泵管进行限位固定,由于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楼板孔和第二楼板孔对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本固定装置结构简单,现场装配易操作,并根据泵送设备功率和建筑物高度来增加第
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第一楼板孔或第二楼板孔的数量,通过增加与楼板连接数量将泵管顶紧固定,解决了传统的因泵送设备功率变化和建筑物高度导致泵管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15.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上夹持组件;4-下夹持组件;5-第一螺栓孔;6-第二螺栓孔;7-第一楼板孔;8-第二楼板孔;9-耐磨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上夹持组件3、下夹持组件4、第一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6、第一楼板孔7、第二楼板孔8和耐磨橡胶垫片9,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3;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8;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7;所述上夹持组件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一螺栓孔5;所述下夹持组件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螺栓孔6。
1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组件3和下夹持组件4内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橡胶垫片9;具有减震效果;避免上夹持组件3、下夹持组件4直接与泵管接触、碰撞、摩擦导致泵管的磨损。
19.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组件3与下夹持组件4上下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5与第二螺栓孔6上下对应。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长螺栓与第二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二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二垫片。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三垫片。
22.工作原理:首先把需要固定的混凝土泵管放置在上夹持组件3与下夹持组件4之间,然后使用固定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5与第二螺栓孔6与第三螺母螺纹螺纹螺纹,并拧紧;对需要固定的混凝土泵管进行限位固定,然后把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放置在楼板或墙板上,并在楼板或墙板上打孔,然后使第一长螺栓穿过第二楼板孔8与楼板或墙板上的孔使其与第一螺母连接,然后使第二长螺栓穿过第一楼板孔7与楼板或墙板上的孔使其与第二螺母连接,进而对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进行限位固定,并根据泵送设备功率和建筑物高度来增加第一支撑板1或第二支撑板2、第一楼板孔7或第二楼板孔8的数量,通过增加与楼板连接数量将泵管顶紧固定。
23.技术效果:该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第一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3;
第二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4;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8;第二支撑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7;上夹持组件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一螺栓孔5;下夹持组件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螺栓孔6;由于设置有上夹持组件3、下夹持组件4和第三螺母对需要固定的混凝土泵管进行限位固定,由于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楼板孔7和第二楼板孔8对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本固定装置结构简单,现场装配易操作,并根据泵送设备功率和建筑物高度来增加第一支撑板1或第二支撑板2、第一楼板孔7或第二楼板孔8的数量,通过增加与楼板连接数量将泵管顶紧固定,解决了传统的因泵送设备功率变化和建筑物高度导致泵管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2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上夹持组件(3)、下夹持组件(4)、第一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6)、第一楼板孔(7)、第二楼板孔(8)和耐磨橡胶垫片(9),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3);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8);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7);所述上夹持组件(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一螺栓孔(5);所述下夹持组件(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螺栓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3)和下夹持组件(4)内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橡胶垫片(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3)与下夹持组件(4)上下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5)与第二螺栓孔(6)上下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长螺栓与第二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二长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二垫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用于紧固的第三垫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管夹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夹持组件、下夹持组件、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一楼板孔、第二楼板孔和耐磨橡胶垫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上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下夹持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长螺栓的第二楼板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长螺栓的第一楼板孔。该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现场装配易操作,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霞 张明威 张琳 王二峰 朱向朋 赵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神固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