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7653发布日期:2023-10-25 18:0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流转桨挡油装置,特别是一种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


背景技术:

1、当轴流转桨式机组投运时间较长过后,推力轴承易存在甩油现象,难以根除解决,甩出得油顺着大轴沿下机架流入水车室,油污随着转动甩向控制环及主轴密封水,严重时还会流向下游,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2、现有的缺点:

3、1、不方便对推力轴承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收集处理;

4、2、不方便对收集的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挡油部件,能够解决推力轴承不便于对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收集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油部件,包括,

5、挡油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弧形板件的顶部的第二弧形板件,所述第二弧形板件与第一弧形板件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铰接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件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件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件远离铰接件的一端还开设有两组卡接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弧形板件的内侧安装有吸油组件,所述第二弧形板件远离铰接件的一端连接有两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之间为卡接配合。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铰接件结构,可以将第一弧形板件与第二弧形板件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配合卡接块和卡接槽结构,还可以将第一弧形板件与第二弧形板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侧贯穿设置有铰接孔,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块,所述支撑板块的两端均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铰接孔结构相匹配。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铰接杆和铰接孔结构,可以将支撑板块铰接连接在收纳槽的内部,第一弧形板件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支撑板块进行收纳式调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内部安装有大过滤网板,所述储油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油口。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储油槽两侧还开设的进油口,可以将第二弧形板件内侧渗出的油起到收集的作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油槽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大过滤网板的底部四角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结构相匹配。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结构,可以将大过滤网板的限位连接在储油槽的内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油口的内部安装有小过滤网板,所述进油口与储油槽之间贯穿设置有排油通道。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进油口与储油槽之间贯穿开设的排油通道,可以将进油口中过滤出来后的油汇入储油槽的内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油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吸油板槽,所述吸油板槽的内部安装有吸油海绵板,所述吸油板槽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排油口。

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吸油板槽内部安装的吸油海绵板,可以对推力轴承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吸附的作用,当吸油海绵板吸附的油量过多出现向下渗漏的情况时,配合在吸油板槽两端中部开设的排油口,能够将向下渗漏的油直接排入第一弧形板件的进油口中。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转桨式装置,不仅能够解决推力轴承不便于对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收集的技术问题,且还能够解决挡油机构不便于对收集的油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流转桨式机组,包括如上述的挡油部件,还包括位于挡油机构内部的轴流机组,

21、轴流机组包括支撑架板,两组所述支撑架板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

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支撑架板,可以对推力轴承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流转桨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力轴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推力轴承的一端安装有输出轴。

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连接法兰部件,可以将推力轴承连接固定在两组支撑架板之间。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的设计,通过在吸油板槽内部安装的吸油海绵板,可以对推力轴承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吸附的作用,当吸油海绵板吸附的油量过多出现向下渗漏的情况时,配合在吸油板槽两端中部开设的排油口,能够将向下渗漏的油直接排入第一弧形板件的进油口中,通过大过滤网板和小过滤网板部件,可以对收集的油起到杂质过滤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对收集的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1a)包括收纳槽(101a-1),所述收纳槽(101a-1)的两侧贯穿设置有铰接孔(101a-1a),所述收纳槽(101a-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块(101a-2),所述支撑板块(101a-2)的两端均连接有铰接杆(101a-2a),所述铰接杆(101a-2a)与铰接孔(101a-1a)结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01b)包括储油槽(101b-1),所述储油槽(101b-1)的内部安装有大过滤网板(101b-2),所述储油槽(101b-1)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油口(101b-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101b-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限位块(101b-1a),所述大过滤网板(101b-2)的底部四角开设有限位槽(101b-2a),所述限位槽(101b-2a)与限位块(101b-1a)结构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01b-3)的内部安装有小过滤网板(101b-3a),所述进油口(101b-3)与储油槽(101b-1)之间贯穿设置有排油通道(101b-3b)。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组件(102a)包括吸油板槽(102a-1),所述吸油板槽(102a-1)的内部安装有吸油海绵板(102a-2),所述吸油板槽(102a-1)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排油口(102a-3)。

7.一种轴流转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挡油部件,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转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20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202a),所述推力轴承(202)的一端安装有输出轴(202b)。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油部件及轴流转桨式装置,涉及轴流转桨挡油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挡油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弧形板件的顶部的第二弧形板件,第二弧形板件与第一弧形板件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铰接件,本方案套通过在吸油板槽内部安装的吸油海绵板,可以对推力轴承甩出的油进行隔挡和吸附的作用,当吸油海绵板吸附的油量过多出现向下渗漏的情况时,配合在吸油板槽两端中部开设的排油口,能够将向下渗漏的油直接排入第一弧形板件的进油口中,通过大过滤网板和小过滤网板部件,可以对收集的油起到杂质过滤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对收集的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端喜,杨洋,钟希望,刘俊,邓睿,任启航,王昊,何林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