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6958发布日期:2023-03-24 17:1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2.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发明。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旋转接头用于造纸、橡胶、化工、塑料、纺织、印染、钢铁、冶金、制药、干燥、食品、木工等行业。而现有的造纸用旋转接头调整角度后难以固定,导致调节接口处很容易随意摆动,影响管道的连接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能够在旋转接头调节角度后进行有效固定,提高旋转接头的稳定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球,所述第一连接球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所述第二连接球上端固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球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头配合的调节滑孔,所述第二连接球位于所述连接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滑孔内的调节板,两侧所述调节板内均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侧对应布置的滑杆,两侧所述滑杆上均滑动套接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侧所述调节板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调节腔内的固定螺栓,所述调节腔内位于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侧所述连接杆上端均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下端,所述固定螺栓下端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端,两侧所述滑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调节板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固定块配合的插孔。
5.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球外壁固定调节连接环,所述连接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配合的环形套盒。
6.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壳体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
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球下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壳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球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8.作为改进,两侧所述滑杆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调节腔内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轮配合的限位滑轨。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使用时通过拨动连接头带动第二连接球沿第一连接球内壁在调节滑孔的限位下左右摆动,同时带动两侧的调节板沿调节孔内壁左右滑动,调节完成后,拧动两侧的固定螺栓驱动连接板沿调节腔两侧内壁向下滑动,使两侧
的连接杆之间的角度增大,推动两侧的滑杆相互远离,使两侧的固定块伸出固定板抵在调节滑孔内壁,即可对连接头的摆动角度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1、连接壳体;2、第一连接球;3、第二连接球;4、连接头;5、调节滑孔; 6、调节板;7、固定螺栓;8、固定块;9、环形套盒;10、连接环;11、连接管;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调节腔;15、滑杆;16、滑块;17、连接板;18、连接杆;19、滑轮;20、限位滑轨;21、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4.结合附图,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包括连接壳体1,所述连接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球2,所述第一连接球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3,所述第二连接球3上端固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第一连接球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头4配合的调节滑孔5,所述第二连接球3 位于所述连接头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滑孔5内的调节板6,两侧所述调节板6内均设有调节腔14,所述调节腔14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侧对应布置的滑杆15,两侧所述滑杆15上均滑动套接有滑块16,两侧所述滑块16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8,两侧所述调节板6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调节腔14内的固定螺栓7,所述调节腔14内位于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7,两侧所述连接杆18上端均铰接于所述连接板17下端,所述固定螺栓7下端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7上端,两侧所述滑杆15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调节板6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固定块8配合的插孔。
15.所述第一连接球2外壁固定调节连接环10,所述连接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10配合的环形套盒9。
16.所述连接壳体1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21。
17.所述第一连接球2下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壳体1连通的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连接球3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连通的第二通孔13。
18.两侧所述滑杆15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9,所述调节腔14内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轮19配合的限位滑轨20。
19.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通过连接法连将连接管11与设备连接,第一连接球 2能够沿连接壳体1内壁转动,当需要调节连接头4摆动角度时,拨动连接头4沿调节滑孔5 左右摆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接球3沿第一连接球2内壁左右转动,第二连接球3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侧的调节板6沿调节滑孔5左右滑动,调节完成后,拧动两侧的固定螺栓7,使两侧的固定螺栓7向调节腔14内旋入推动连接板17两端延调节腔14内壁向下滑动,使两侧的连接杆18角度增大,同时连接杆18推动两侧的滑块16沿滑杆15外壁向下滑动,使两侧的滑杆15相互远离,两侧的滑杆15推动两侧的固定块8从插孔伸出调节板6抵在两侧的调节滑孔5内壁,能够在旋转接头调节角度后进行有效固定,提高旋转接头的稳定性。
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壳体(1),所述连接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球(2),所述第一连接球(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球(3),所述第二连接球(3)上端固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第一连接球(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头(4)配合的调节滑孔(5),所述第二连接球(3)位于所述连接头(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滑孔(5)内的调节板(6),两侧所述调节板(6)内均设有调节腔(14),所述调节腔(14)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侧对应布置的滑杆(15),两侧所述滑杆(15)上均滑动套接有滑块(16),两侧所述滑块(16)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8),两侧所述调节板(6)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调节腔(14)内的固定螺栓(7),所述调节腔(14)内位于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7),两侧所述连接杆(18)上端均铰接于所述连接板(17)下端,所述固定螺栓(7)下端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7)上端,两侧所述滑杆(15)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调节板(6)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固定块(8)配合的插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球(2)外壁固定调节连接环(10),所述连接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10)配合的环形套盒(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球(2)下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壳体(1)连通的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连接球(3)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连通的第二通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滑杆(15)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9),所述调节腔(14)内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轮(19)配合的限位滑轨(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用可调节旋转接头,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球,第二连接球上端固连接有连接头,第一连接球上设有与连接头配合的调节滑孔,第二连接球位于连接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调节滑孔内的调节板,两侧调节板内均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侧对应布置的滑杆,两侧滑杆上均滑动套接有滑块,两侧滑块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侧调节板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调节腔内的固定螺栓,调节腔内位于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侧连接杆上端均铰接于连接板下端,固定螺栓下端转连接于连接板上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能够在旋转接头调节角度后进行有效固定。能够在旋转接头调节角度后进行有效固定。能够在旋转接头调节角度后进行有效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亮 李星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奥旋旋转接头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