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146发布日期:2023-05-25 01:1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密封圈能够快速更换、卡环易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1、g15连接器是一种气动式快速密封的连接器,常规的g15连接器存在密封圈更换困难,卡环比较难拆的问题。

2、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g15连接器的结构,主体部201和套筒部202滑动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中心杆组204穿设于套筒部202和主体部201并伸出所述套筒部202,所述中心杆组204的外端设有密封端,密封端插入测试管203,首先,从偏心孔处充入气体,使套筒部202移动,套筒部202抵紧密封端,形成密封,然后再通入测试气体进入测试管203。

3、现有技术中,g15连接器的缺陷如下:

4、1.传统的g15连接器气密性不好。

5、2.在更换密封圈时,需要将主体部201和套筒部202的卡环通过夹钳拆掉,再将密封圈取出,操作较为繁琐。

6、因此,传统的g15连接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设计该连接器的目的是: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不需要工具即可实现拆卸,取出密封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包括:

3、主体,该主体具有贯穿所述主体两端的流体孔及处于偏心位置且贯穿所述主体两端的驱动孔,所述流体孔,其出气端向内具有阶梯孔;

4、套筒,一端从所述主体的出气端套入且与所述主体形成可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内壁还与所述主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5、中心杆组件,该中心杆组件一端通过套筒并进入到所述阶梯孔,其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杆上段、中心杆下段以及能够控制所述中心杆上段、中心杆下段拆开的快拆结构,所述中心杆上段外端具有主密封端,所述中心杆组件还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6、垫圈,该垫圈套于所述中心杆组件外,其一端抵接所述套筒,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主密封端。进一步的,环所述主体的外壁,设有一圈限位槽,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一圈第一卡槽,在该第一卡槽上嵌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活动。

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壁与所述主体外壁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是:在所述主体外壁且接入出气端处设置一圈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上套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还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组件还包括若干滚珠、垫片、主密封圈、滑盖、第二挡圈、第一弹簧、中套、顶柱以及第二弹簧;

9、所述中套具有贯穿两端的第一气道,该第一气道包括活动腔及与活动腔连通的第一窄气道;

10、所述顶柱具有贯通两端的第二气道,其活动的置于所述活动腔内且该顶柱的柱体穿设于所述第一窄气道内,所述中心杆下段具有贯穿两端的第三气道,其具有收置腔及与所述收置腔连通的第二窄气道;

11、所述收置腔底环面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中套的窄口端穿入所述收置腔并抵接所述第三密封圈;

12、所述中心杆下段,其处于所述第二窄气道的壁体上设有若干环阵列分布的滚珠安装孔,且滚珠安装孔与第二窄气道连通,所述若干滚珠分装于各滚珠安装孔内;

13、所述中心杆下段,其宽口端穿过所述套筒并进入所述阶梯孔,在阶梯孔的内端装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抵接所述顶柱,所述中心杆下段的一端在所述阶梯孔的槽内被限定;

14、所述中心杆下段的窄口端外壁处设有环槽,在该环槽上嵌装有第二挡圈,所述滑盖套于所述中心杆下段并能够在所述中心杆下段上滑动,该滑盖通过活动能够挡住所述滚珠安装孔和打开所述滚珠安装孔,所述滑盖被所述第二挡圈限位以形成防脱结构;

15、所述中心杆下段的杆体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套筒,其另一端抵接至所述滑盖的环面上,所述中心杆上段,其插入所述中心杆下段的一端外壁上具有一圈凹圈,所述中心杆上段插入所述中心杆下段后,通过若干滚珠陷入所述凹圈且若干滚珠被滑盖压住后被限定于所述滚珠安装孔,进而使所述中心杆上段和所述中心杆下段形成连接结构。

16、更进一步的,所述滑盖的内圈设有一圈避让槽,该避让槽移至所述滚珠安装孔后能够使所述若干滚珠松开以形成所述快拆结构,所述若干滚珠松开后,进而使所述中心杆上段能够脱离所述中心杆下段。

17、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上段的外端套有垫片、主密封圈,其中,所述主密封圈靠外且被限制。更进一步的,所述垫圈具有筒体部及与筒体部连接的柱体部,所述筒体部套于所述滑盖外,其上开有至少一个能够从外碰到所述滑盖的腔口,所述柱体部套于所述中心杆上段的杆体上且该柱体部抵接所述垫片,所述滑盖能够在所述筒体部内的腔室中活动且所述滑盖被限制于所述筒体部内的腔室中。

18、更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部的腔内设有一圈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中卡有第三挡圈,所述第三挡圈能够挡住所述滑盖。

1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组件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是:所述套筒的窄孔内设有一圈第二凹槽,在该第二凹槽中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内圈与所述中心杆下段外壁抵接。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快拆结构,在拆卸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时,只需要将滑盖滑动,使滚珠松开,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即可实现拆卸。

22、2.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分开后,拔出中心杆上段后,顶柱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会跟着中心杆上段往外移动,使滚珠还处于滑盖的避让槽内,使滑盖不回弹,更换新中心杆上段时,新中心杆上段插入即可使滚珠落入中心杆上段的槽内,滑盖通过第一弹簧回弹,将滚珠压在滚珠安装孔内,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通过滚珠的作用形成固定式连接结构。

23、3.垫圈上增加一个限位的钢丝挡圈,使其拆卸时拆下的零件减少。

24、4.本实用新型的主密封圈更换方便,拔出中心杆上段后,只需要更换垫片和主密封圈,通过不同的主密封圈的长度,以实现更多的密封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环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有一圈限位槽(104),所述套筒(2)的内壁设有一圈第一卡槽(23),在该第一卡槽(23)上嵌设有第一挡圈(8),所述第一挡圈(8)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104)内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内壁与所述主体(1)外壁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是:在所述主体(1)外壁且接入出气端处设置一圈第一凹槽(101),在该第一凹槽(101)上套有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4)还与所述套筒(2)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组件(100)还包括若干滚珠(12)、垫片(5)、主密封圈(6)、滑盖(9)、第二挡圈(10)、第一弹簧(15)、中套(17)、顶柱(18)以及第二弹簧(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9)的内圈设有一圈避让槽(91),该避让槽(91)移至所述滚珠安装孔后能够使所述若干滚珠(12)松开以形成所述快拆结构,所述若干滚珠(12)松开后,进而使所述中心杆上段(14)能够脱离所述中心杆下段(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上段(14)的外端套有垫片(5)、主密封圈(6),其中,所述主密封圈(6)靠外且被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11)具有筒体部及与筒体部连接的柱体部(113),所述筒体部套于所述滑盖(9)外,其上开有至少一个能够从外碰到所述滑盖(9)的腔口,所述柱体部(113)套于所述中心杆上段(14)的杆体上且该柱体部(113)抵接所述垫片(5),所述滑盖(9)能够在所述筒体部内的腔室中活动且所述滑盖(9)被限制于所述筒体部内的腔室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部的腔内设有一圈第二卡槽(111),所述第二卡槽(111)中卡有第三挡圈(19),所述第三挡圈(19)能够挡住所述滑盖(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组件(100)与所述套筒(2)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是:所述套筒(2)的窄孔内设有一圈第二凹槽(22),在该第二凹槽(22)中嵌设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内圈与所述中心杆下段(13)外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主体、套筒、中心杆组件、垫圈。该主体具有流体孔及驱动孔,流体孔出气端向内具有阶梯孔;套筒一端从主体的出气端套入且与主体形成可活动连接,套筒内壁还与主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该中心杆组件一端通过套筒并进入到阶梯孔,其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杆上段、中心杆下段以及能够控制中心杆上段、中心杆下段拆开的快拆结构,中心杆上段外端具有主密封端,中心杆组件还与套筒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该垫圈套于中心杆组件外,其一端抵接套筒,另一端延伸至主密封端。本技术连接器具有快拆结构,在拆卸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时,只需要将滑盖滑动,使滚珠松开,中心杆上段和中心杆下段即可实现快拆。

技术研发人员:党辉,齐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慧烁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