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型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4426发布日期:2023-05-17 16: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滞留型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弹簧,具体是一种滞留型气弹簧。


背景技术:

1、汽车的尾门,一般通过电动杆驱动,实现开启或关闭。尾门打开时,为保持打开状态,电动杆需要保持开启状态,对尾门进行支撑,如此驱动电动杆的电机负载会比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

2、因此,尾门上一般会安装气弹簧。当尾门打开时,气弹簧对尾门进行支撑,从而降低电机的负载。

3、根据需求,尾门需要具有开启任意角度的功能,因此需要气弹簧中的活塞杆能够在任意位置锁定。中国专利cn205991125u公开了一种可控式气弹簧,包括缸筒,缸筒内设置有活塞,将缸体内腔分隔为活塞前腔和活塞后腔。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设有内腔,内腔中安装有顶杆,顶杆或活塞上的阀针连接。活塞前腔和活塞后腔通过阀针在活塞上的连接通孔相连通。顶杆带动阀针控制连接通孔的开启与封闭。推动顶杆,连接通孔打开,活塞可移动至任意位置,移动时,活塞前腔和活塞后腔进行气体转换;释放顶杆的外力,连接通孔关闭,活塞停止移动,由此实现活塞杆停留在任意位置。

4、上述气弹簧,在调节活塞杆的位置时,均需要通过人手对顶杆进行按压操作,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尾门打开前期,门缝较小,人手难以操作,电动杆还需要克服气弹簧的弹力,会增大电机的负载。再者,尾门打开过程中,无法解法双手,也就难以进行其他的操作,会降低人们的办事效率。

5、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滞留型气弹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滞留型气弹簧,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

3、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使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连通和切断状态相反;

4、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启闭。

5、尾门打开时,活塞杆跟随伸出,从而驱动第一单向阀或第二单向阀打开,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气体进行转换;当尾门打开至设定位置时,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压力保持一致,从而对尾门进行支撑;此时电动杆中的电机可处于断电状态,从而降低了电机的负载。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活塞杆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而且尾门打开时,解放了双手,简化了操作,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当尾门需要打开至更大的角度或关闭时,只需要克服第一单向阀或第二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即可。

6、第一单向阀的启闭原理为: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密封圈;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第一密封圈轴向移动,使第一气道连通或切断。其结构具体为:第一气道设有相互连接的、并构成环形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密封圈移动至第一腔体内时,第一气道切断;第一密封圈移动至第二腔体内时,第一气道连通。

7、在活塞上开设出单独的第一气道,结构比较复杂,不易加工,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活塞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其间隙并构成第一气道;活塞外壁还设有相互连接、并呈环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缸体内壁构成第一腔体;第二凹槽与缸体内壁构成第二腔体;第一凹槽槽底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槽底的直径。

8、由于第一密封圈从第二凹槽移动至第一凹槽时,容易受到第一凹槽的阻挡,难以移动至第一凹槽,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第二凹槽的槽底呈倾斜布置,其截面构成楔形,且缩口端与第一凹槽连接。如此设置,第一凹槽底部和第二凹槽底部通过斜面平滑过渡,从而便于第一密封圈移动。

9、第二单向阀的具体结构为:第二单向阀包括固定的第二密封圈和密封块;密封块通过弹簧与活塞弹性连接;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密封块压紧或脱离第二密封圈,使第二气道连通或切断。

10、密封块移动并对第二密封圈施压时,第二密封圈的内圈部位容易对夹于密封块和凸环之间,从而导致损坏,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密封块端部呈减缩结构,其截面呈楔形。如此设置,密封块的端部直径小于第二密封圈的内径,避免对第二密封圈造成挤压。

11、构成第二气道的具体结构为:第二气道位于活塞轴向中心位置。活塞一端设有内翻边,内部设有凸环;内翻边与凸环之间依次卡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密封圈;密封块与第二固定块间隙配合。

12、由于活塞上需要安装活塞杆,第二气道难以连通有杆腔,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活塞另一端设有依次连接的连接块和空腔;连接块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块位于活塞杆外侧的部位设有多个均布的通孔;通孔、空腔、密封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隙、弹簧内部、第一固定块内孔以及内翻边内孔构成第二气道。



技术特征:

1.一种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连通有杆腔(1)和无杆腔(2)的第一气道(3)和第二气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密封圈(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3)设有相互连接的、并构成环形的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活塞(7)与所述缸体内壁间隙配合,其间隙并构成所述第一气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72)的槽底呈倾斜布置,其截面构成楔形,且缩口端与所述第一凹槽(7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固定的第二密封圈(8)和密封块(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9)端部呈减缩结构,其截面呈楔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4)位于所述活塞(7)轴向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一端设有内翻边(73),内部设有凸环(7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滞留型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另一端设有依次连接的连接块(77)和空腔(7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滞留型气弹簧,包括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使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连通和切断状态相反;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启闭。尾门打开时,活塞杆跟随伸出,从而驱动第一单向阀或第二单向阀打开,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气体进行转换;当尾门打开至设定位置时,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压力保持一致,从而对尾门进行支撑;此时电动杆中的电机可处于断电状态,从而降低了电机的负载。本技术中不仅活塞杆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而且尾门打开时,解放了双手,简化了操作,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思聪,余卫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