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架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0229发布日期:2023-04-20 05:1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三脚架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测量仪设计,尤其涉及一种三脚架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1、在工程测量中,通常需要在对中杆上设计升降平台,用于集成安装各种激光测距仪、精度放大装置等测量。目前,现有的升降平台,通常直接固定在对中杆的伸缩杆上,通过伸缩杆相对于套筒的升降操作,实现整体升降平台的升降操作。但是这样设计的升降平台,伸缩杆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无特殊结构设计,伸缩杆的升降仅通过伸缩杆与套筒之间的卡扣配合实现定位控制。

2、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升降平台上设置的工程测量仪器为精密仪器,对安装稳定性、防震抗震均有使用要求,需避免受到过大外力冲击。在调节伸缩杆高度过程中,则需要操作者有效把握伸缩杆,防止伸缩杆突然掉落向下使上方的升降平台失重掉落下砸发生冲击。如若持握不良,伸缩杆突然下落,则容易造成上方平台上的仪器遭受过大震动,引发仪器故障。

3、因此,针对现有三脚架升降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缺陷,有必要另行对升降平台进行合理设计,使之在自重下落过程中能有效缓冲,减缓下落速度,减少上方平台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脚架升降平台,在伸缩杆自重下落过程中,可有效实现缓冲下落的效果,避免上方平台随伸缩杆下砸受到的冲击震动,提高升降平台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脚架升降平台,包括安装平台、伸缩杆和套筒,所述的安装平台设置在伸缩杆顶部,所述的伸缩杆则伸缩插接在套筒内,伸缩杆顶部伸出套筒外,所述的套筒底端面密封,所述的伸缩杆最大外径小于套筒内径,所述的伸缩杆底端面密封且周向固定有可变形的外沿边,外沿边未形变时,外沿边周向外缘直径大于伸缩杆底端面直径,所述的伸缩杆底端、外沿边与套筒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的伸缩杆对应外沿边上方的空间与套筒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的外沿边在伸缩杆相对于套筒下落时,外沿边形变向上翻折,外沿边周向外缘与套筒内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供伸缩杆下落挤压气室内气流向排气腔流动。

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外沿边的结构设计,在伸缩杆在自重影响下自然下落时,外沿边向上翻折使得伸缩杆底端面与套筒内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伸缩杆下落,挤压下方气室,下方气室内的空气则通过排气通道向上方的排气腔流动,由于排气通道较窄,在下落过程中,空气挤压收缩则对伸缩杆的下落形成了有效的缓冲,避免伸缩杆直接跌落下砸,造成上方安装平台遭受过大震动。

4、进一步的,在伸缩杆下落过程中,为了便于外沿边周向外缘向上翻折形成间隙,所述的外沿边未形变时,外沿边周向外缘直径小于套筒内径。即外沿边周向外缘不与套筒内壁接触,存在间隙,在自然下落过程中,不会因为皮外周向外缘与套筒内壁发生摩擦而增加阻力,便于外沿边周向外缘在下落时对下方气室造成压力,从而在压力作用下上翻形成有效的排气通道。

5、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杆底端面中空具有内腔,所述的伸缩杆底部通过圆柱销插接固定有封帽,所述的封帽的外径大于伸缩杆外径,所述的外沿边则固定在封帽周向位置。通过封帽的设计,可保证伸缩杆底端面密封,不会漏气造成缓冲失效。

6、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帽底端面具有凹腔,所述的凹腔内插接有皮塞,所述的皮塞与封帽之间通过圆柱销锁紧固定,所述的外沿边则一体成型在皮塞底面周向,且外沿边外缘直径大于封帽底端面直径,该外沿边在伸缩杆下落时发生形变而向上翻折形成间隙。皮塞和外沿边一体结构形成外缘可形变向上翻折的皮碗结构。通过伸缩杆至封帽至皮碗的逐级设置,可进一步减小伸缩杆失重下落时,可能对上方安装平台造成的冲击,提高升降平台的可靠性。

7、优选的,所述的套筒底部具有将套筒底端面密封的封口帽。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脚架升降平台,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伸缩杆与套筒之间的外沿边结构,外沿边随伸缩杆下落上翻,使得伸缩杆底端周向与套筒内壁间形成排气通道,在伸缩杆下落过程中,伸缩杆下端面挤压下方气室,气室内气流则通过气道向上方缓慢排出,使得伸缩杆相对于套筒缓慢下落,实现下落穿冲,避免上方平台直接下砸收到过大冲击震动,有效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脚架升降平台,包括安装平台(1)、伸缩杆(2)和套筒(4),所述的安装平台(1)设置在伸缩杆(2)顶部,所述的伸缩杆(2)则伸缩插接在套筒(4)内,伸缩杆(2)顶部伸出套筒(4)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4)底端面密封,所述的伸缩杆(2)最大外径小于套筒(4)内径,所述的伸缩杆(2)底端面密封且周向固定有可变形的外沿边(9),外沿边(9)未形变时,外沿边(9)周向外缘直径大于伸缩杆(2)底端面直径,所述的伸缩杆(2)底端、外沿边(9)与套筒(4)之间形成气室(11),所述的伸缩杆(2)对应外沿边(9)上方的空间与套筒(4)之间形成排气腔(8);所述的外沿边(9)在伸缩杆(2)相对于套筒(4)下落时,外沿边(9)形变向上翻折,外沿边(9)周向外缘与套筒(4)内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2),该排气通道(12)供伸缩杆(2)下落挤压气室(11)内气流向排气腔(8)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沿边(9)未形变时,外沿边(9)周向外缘直径小于套筒(4)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2)底端面中空具有内腔,所述的伸缩杆(2)底部通过圆柱销(3)插接固定有封帽(6),所述的封帽(6)的外径大于伸缩杆(2)外径,所述的外沿边(9)则固定在封帽(6)周向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脚架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帽(6)底端面具有凹腔,所述的凹腔内插接有皮塞(7),所述的皮塞(7)与封帽(6)之间通过圆柱销(3)锁紧固定,所述的外沿边(9)则一体成型在皮塞(7)底面周向,且外沿边(9)外缘直径大于封帽(6)底端面直径,该外沿边(9)在伸缩杆(2)下落时发生形变而向上翻折形成排气通道(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4)底部具有将套筒(4)底端面密封的封口帽(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脚架升降平台,包括安装平台、伸缩杆和套筒,套筒底端面密封,伸缩杆底端面密封且周向固定有可变形的外沿边,伸缩杆底端、外沿边与套筒之间形成气室,伸缩杆对应外沿边上方的空间与套筒之间形成排气腔;外沿边在伸缩杆相对于套筒下落时,外沿边形变向上翻折,外沿边周向外缘与套筒内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伸缩杆与套筒之间的外沿边结构,外沿边随伸缩杆下落上翻,使得伸缩杆底端周向与套筒内壁间形成排气通道,使得伸缩杆相对于套筒下落时挤压下方气室,缓慢下落,实现下落穿冲,避免上方平台直接下砸收到过大冲击震动,有效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