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吸音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4737发布日期:2023-04-26 21:1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复合吸音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吸音棉,尤其是涉及复合吸音棉结构。


背景技术:

1、吸音棉是人造无机纤维,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可分为玻璃纤维吸音棉和聚酯纤维吸音棉。

2、公开号为cn215829894u的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于铝塑板内的吸音棉结构,包括防水面框和上下侧的铝塑板主体,所述铝塑板主体设在防水面框的内部,上下侧铝塑板主体的相对侧壁均固定粘接有消音层,上下侧的消音层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板,上下侧的消音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且上下侧的消音板之间填充有若干消音棉块,所述消音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无纺布层、矿渣棉层、隔音毡层和聚丙烯塑料纤维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外表面一侧与铝塑板主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粘接,所述聚丙烯塑料纤维层的外表面一侧与消音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粘接。

3、上述吸音棉的两侧均设有铝塑板进行保护,当支撑杆之间的铝塑板受到外力撞击变形后容易挤压吸音棉同步产生形变,仅依靠吸音棉自身弹力难以复位,导致吸音棉的吸音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的吸音棉缺少复位结构,在受到挤压作用后吸音棉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吸音棉的吸音效果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复合吸音棉结构。

2、本申请提供复合吸音棉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复合吸音棉结构,包括吸音棉本体,所述吸音棉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部设有滑管,所述滑管周侧与所述贯穿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管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管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滑管之间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管和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吸音棉本体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吸音棉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远离所述吸音棉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垫板,多个所述垫板与多个所述固定环一一对应。

4、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将滑管、滑杆、固定环和弹簧组成的缓冲复位装置安装在吸音棉本体上开设的贯穿孔内部,然后用户将第一无纺布层分别粘贴在吸音棉本体的两侧,使固定环与第一无纺布层相抵接,然后用户在第一无纺布层外侧与固定环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垫板,当吸音棉本体局部受到挤压作用时,能够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牵引周围的固定环挤压滑杆向滑管内腔中移动,而固定环与滑管之间设有弹簧,弹簧能够提供反向作用力降低吸音棉本体产生形变,当外部压力消失后,弹簧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两个滑杆上的固定环反向移动,使滑杆复位,从而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牵引整体吸音棉本体反向挤压铝塑板复位,从而使吸音棉本体复位,尽量避免了现有的吸音棉缺少复位结构,在挤压后吸音棉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吸音棉的吸音效果降低的问题。

5、可选的,所述垫板远离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一侧铺设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与所述垫板外表面相粘接。

6、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垫板的外表面上铺设第二无纺布层,用于对垫板的顶部进行密封,同时通过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共同对垫板进行粘接固定,尽量避免了垫板受力后产生移位的问题。

7、可选的,多个所述垫板之间的缝隙内部填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与所述垫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橡胶垫的两侧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垫板侧壁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厚度与垫板厚度相同的橡胶垫用于对垫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同时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通过橡胶垫的弹性作用对吸音棉本体进行复位。

9、可选的,所述滑管的内径等于所述滑杆的直径,两个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管内腔中的一端之间留设有间隙。

10、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滑杆的直径设置为等于滑管的内径,能够尽量避免滑杆在滑管内腔中产生晃动,在两个滑杆相邻端之间留设间隙,使两个滑杆能够沿滑管相向滑动,挤压弹簧进行缓冲。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滑杆的端部,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滑管的一侧与所述滑杆端部相齐平。

12、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固定环,且固定环远离滑管的一侧与滑杆端部相齐平,能够增加滑杆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的接触面,降低滑杆对第一无纺布层产生的压强,防止第一无纺布层被滑杆刺穿。

13、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外侧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相粘接,所述隔热板远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多个所述吸音孔之间的所述隔热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球形凸起。

14、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隔热板为石棉材质,能够起到防火隔热作用,在隔热板上设置多个球形凸起,能够防止灰尘粘附在隔热板的外表面上,提高隔热板外表面的防尘性能。

15、可选的,所述吸音棉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包边,所述包边套设于所述吸音棉本体外侧,所述包边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隔热板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包边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板相卡接。

16、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包边用于吸音棉本体周侧进行支撑和保护,设置卡槽和卡板用于将隔热板两端卡接在吸音棉本体上,使隔热板的安装更加稳定。

17、综上所述,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18、本申请通过第一无纺布层、滑管、滑杆、固定环和弹簧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两侧铝塑板受撞击挤压吸音棉本体变形后,能够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牵引固定环挤压滑杆向滑管内腔中移动,此时弹簧能够提供反向作用力降低吸音棉本体产生形变,当撞击作用力消失后,弹簧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滑杆复位,从而反向挤压两侧的铝塑板复位使吸音棉本体能够恢复原状,尽量避免了现有的吸音棉缺少复位结构,在挤压后吸音棉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吸音棉的吸音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复合吸音棉结构,包括吸音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部设有滑管(6),所述滑管(6)周侧与所述贯穿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管(6)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位于所述滑管(6)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与所述滑管(6)之间的所述滑杆(7)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管(6)和所述固定环(8)固定连接,所述吸音棉本体(1)两侧均铺设有第一无纺布层(2),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与所述吸音棉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远离所述吸音棉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垫板(3),多个所述垫板(3)与多个所述固定环(8)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远离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的一侧铺设有第二无纺布层(4),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与所述垫板(3)外表面相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垫板(3)之间的缝隙内部填充有橡胶垫(5),所述橡胶垫(5)的厚度与所述垫板(3)的厚度相同,所述橡胶垫(5)的两侧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垫板(3)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6)的内径等于所述滑杆(7)的直径,两个所述滑杆(7)位于所述滑管(6)内腔中的一端之间留设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固定环(8)套设于所述滑杆(7)的端部,所述固定环(8)远离所述滑管(6)的一侧与所述滑杆(7)端部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的外侧设有隔热板(10),所述隔热板(10)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相粘接,所述隔热板(10)远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11),多个所述吸音孔(11)之间的所述隔热板(10)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球形凸起(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吸音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包边(14),所述包边(14)套设于所述吸音棉本体(1)外侧,所述包边(14)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5),所述隔热板(10)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3),所述包边(14)通过所述卡槽(15)与所述卡板(13)相卡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复合吸音棉结构,涉及吸音棉技术领域,包括吸音棉本体,吸音棉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贯穿孔内部设有滑管,滑管周侧与贯穿孔内壁固定连接,滑管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本申请通过第一无纺布层、滑管、滑杆、固定环和弹簧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两侧铝塑板受撞击挤压吸音棉本体变形后,能够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牵引固定环挤压滑杆向滑管内腔中移动,此时弹簧能够提供反向作用力降低吸音棉本体产生形变,当撞击作用力消失后,弹簧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滑杆复位,从而反向挤压两侧的铝塑板复位使吸音棉本体能够恢复原状,尽量避免了现有的吸音棉缺少复位结构,在挤压后吸音棉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吸音棉的吸音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石浦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