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5505发布日期:2023-04-05 13: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硅片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反应管。


背景技术:

1、在光伏产业链中,光伏电池板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光伏电池板的生产品质一直是各家相关企业所注重的。在光伏电池板的制作过程中,硅片需要在石英反应管内完成扩散等工艺。其中,由于硅片扩散工艺存在酸性环境,会导致石英反应管尾部的排废管被过快地腐蚀,致使排废管的使用寿命较低。并且,从石英反应管尾部的排废管排出的废气为高温气体,容易对设置在排废管上的密封圈造成损坏,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靠性较佳、能够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的反应管。

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反应管,包括:反应管主体;以及排废管,所述排废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接,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通,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并与所述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一端,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二端。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应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管中,硅片在反应管主体内反应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管排出。而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排废管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并且使外管与内管在内管的径向相间隔,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可以供空气进入,而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当废气通过内管排出时,外管的温度相较于内管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密封配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焊接,形成在所述外管的第一端的焊条围绕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并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密封。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反应管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之间。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为点焊形成的焊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用于供密封圈套设。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支架包括环设于所述外管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所述外管外,并与所述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隔热套用于供所述密封圈套设。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管为石英反应管。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焊接,形成在所述外管的第一端的焊条围绕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并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点焊形成的焊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用于供密封圈套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支架包括环设于所述外管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所述外管外,并与所述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隔热套用于供所述密封圈套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为石英反应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管,包括:反应管主体;以及排废管,排废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内管的第一端与反应管主体连接,且内管与反应管主体连通,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并与内管在内管的径向相间隔,外管的第一端延伸至内管的第一端,外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内管的第二端。本技术的反应管中,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排废管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当废气通过内管排出时,外管的温度相较于内管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张数俊,宋强,杨宝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