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4896发布日期:2023-04-19 02:2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液支架压密封,尤其涉及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


背景技术:

1、在目前国内煤矿井下综合采掘工作面上,液压支架是最为重要的顶板支护设备,通过其立柱和千斤顶强大的液压力实现支护要求和自行搬移等。在立柱和千斤顶上,导向套外圆处静密封的失效引起的漏液问题,是诸多密封系统失效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原因是静密封发生挤出破坏和安装损坏。目前,传统的静密封形式主要有:“o型圈+挡圈”、“d型圈”、“y型圈”、“哑铃型圈”,其中“o型圈+挡圈”可靠性较差,“d型圈”和“哑铃型圈”更容易发生永久变形,“y型圈”容易发生安装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包括主密封圈和抗挤角,所述主密封圈的前端设有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所述外密封唇与内密封唇之间呈“v”字型且外密封唇的长度小于内密封唇的长度,所述外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后端开设有豁口,所述抗挤角设置在豁口处,并与主密封圈一体注塑成型。

4、进一步的,所述主密封圈和抗挤角采用不同硬度的聚氨酯材料制成,且抗挤角的硬度大于主密封圈的硬度。

5、进一步的,所述主密封圈采用硬度为sha92~93的耐水解聚氨酯制成。

6、进一步的,所述抗挤角采用硬度为sha95~97的高硬度聚氨酯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后端边缘为弧形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的抗挤角采用高硬度聚氨酯,更耐高压、抗挤出破坏,主密封圈采用耐水解聚氨酯,弹性好,不易发生永久变形,同时通过采用两种硬度的聚氨酯一次注塑成型密封件,使粘合面的结构更牢固,保证了密封件的稳定性;

10、2、本实用新型对抗挤角与主密封圈的贴合部形状进行改进,相比传统的“y型圈”,具有更耐高压性、抗挤出性、高回弹性、不易发生永久变形、安装快速方便、不易发生安装损坏的特点,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密封圈(1)和抗挤角(2),所述主密封圈(1)的前端设有外密封唇(4)和内密封唇(5),所述外密封唇(4)与内密封唇(5)之间呈“v”字型且外密封唇(4)的长度小于内密封唇(5)的长度,所述外密封唇(4)一侧的主密封圈(1)后端开设有豁口,所述抗挤角(2)设置在豁口处,并与主密封圈(1)一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圈(1)和抗挤角(2)采用不同硬度的聚氨酯材料制成,且抗挤角(2)的硬度大于主密封圈(1)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圈(1)采用硬度为sha92~93的耐水解聚氨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挤角(2)采用硬度为sha95~97的高硬度聚氨酯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唇(5)一侧的主密封圈(1)后端边缘为弧形结构(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煤矿液压支架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耐高压静密封,包括主密封圈和抗挤角,主密封圈的前端设有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外密封唇的长度小于内密封唇的长度,且外密封唇与内密封唇呈“V”字型,外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后端开设有豁口,抗挤角设置在豁口处,并与主密封圈一体注塑成型。本技术通过采用两种硬度的聚氨酯一次注塑成型密封件,使粘合面的结构更牢固,保证了密封件的稳定性,同时抗挤角采用高硬度聚氨酯,更耐高压、抗挤出破坏,主密封圈采用耐水解聚氨酯,弹性好,不易发生永久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刘卯,张强,贾宪宝,王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智德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