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5186发布日期:2023-04-26 21:2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防震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震垫。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常备常用电器,也显著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舒适的生活条件,然而,空调外机运行时易出现震动问题,产生噪音,严重影响人们对空调器的舒适性体验。

2、目前,存在一些空调器,在空调外机的底部安装有防震垫,以利用防震垫减少震动的传递,来应对空调外机的震动问题,减小噪音污染,然而,现有的防震垫一般需要搭配线扎,才能实现其与空调外机的固定,操作较复杂,装配效率较低。

3、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用于空调外机的防震垫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垫,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用于空调外机的防震垫存在的装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垫,包括托底部、顶部筋和内部筋。

3、所述顶部筋悬于所述托底部的上方,且所述顶部筋与所述托底部之间存在插口,所述插口用于与空调外机的底脚插接配合;所述托底部用于与所述底脚的底面抵接配合,所述顶部筋的底面用于与所述底脚的倾斜顶面配合;所述内部筋凸出于所述托底部的顶面,用于与所述底脚的底槽的前端槽壁限位配合。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5、在往空调外机的底脚上安装防震垫时,可将防震垫的插口对准底脚,使底脚能够由防震垫的插口处插入,当防震垫与底脚装配到位后,插口能够与底脚配合,对底脚进行限位,在顶部筋对底脚的倾斜顶面的限制下,防震垫在装配完成后,不易被推动,从而,装有防震垫的空调在移动、搬运、吊装过程中,不易出现防震垫因撞到障碍物(如:墙壁)导致从底脚上脱落的问题;同时,凸出于托底部顶面的内部筋,则能够伸入空调外机的底脚的底槽内,且内部筋能够与底脚的底槽的前端槽壁(即底槽的靠近底脚端部的槽壁,该槽壁为底槽距离倾斜顶面最远的槽壁)限位配合,从而,底脚的底槽的前端槽壁便能够阻挡防震垫朝前移动,可应对防震垫受到拉力时的脱落问题,实现防外拉脱落的效果。当套有防震垫的空调外机置于三角架或其它安装结构上时,防震垫的托底部能够支撑底脚,如此,空调外机的底脚就不会与安装结构直接接触,可减少振动的传递,尽量避免室内侧产生异常共振,减小因空调外机振动带来的共振振动及共振噪音。

6、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垫,能够利用自身的结构特性,锁紧在空调外机的底脚上,具备良好的防脱性能,无需线扎固定,操作起来更加简便(特别是高空户外作业),可提高装配效率。

7、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内部筋呈一字形,所述内部筋与所述插口相对设置。

8、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内部筋的限位效果,且可在保证限位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减少用料,有利于节省成本。

9、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防震垫还包括凸出于所述托底部的顶面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内部筋与所述插口之间,所述支撑筋能够伸入所述底脚的底槽内,用于支撑所述底脚的悬空部。

10、有益效果在于,可增加底脚的支撑面的面积,缓解底脚最下端的受力情况,有利于延长防震垫的使用寿命。

11、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筋具有支撑部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

12、所述过渡部的顶面与所述托底部的间距,沿朝向所述插口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过渡部的远离所述插口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平齐,且所述过渡部的顶面为平滑曲面;和/或,所述支撑筋的横截面呈t字形,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t字形的横线,所述过渡部对应所述t字形的竖线。

13、有益效果在于,可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还可提高支撑部对底脚的支撑效果、节省成本。

14、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顶部筋具有弹性,且所述顶部筋的底面与所述底脚的倾斜顶面过盈配合。

15、有益效果在于,优化了防脱效果。

16、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顶部筋的底面倾斜设置,且所述顶部筋的底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底脚的倾斜顶面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17、有益效果在于,不但可提高顶部筋与底脚之间的摩擦力,提升防脱效果,而且还能减小局部应力,降低顶部筋因局部应力过大而断裂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18、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防震垫还包括前围部,所述前围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底脚的端部插接配合。

19、有益效果在于,可配合顶部筋,加强防脱效果,同时,可对底脚的端部起到防碰的效果。

20、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前围部具有弹性,所述凹槽与所述底脚的端部过盈配合。

21、有益效果在于,可进一步提高防震垫的防脱性能。

22、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防震垫还包括侧围部,所述侧围部凸出设置于所述托底部的两侧,两侧的所述侧围部分别用于与所述底脚的两侧外壁抵接限位。

23、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两侧的侧围部可分别从底脚的两侧卡住底脚,使得防震垫不易发生侧向歪斜,防脱性能更佳;另一方面,侧围部还可保护底脚的两侧,进一步提高防碰效果。

24、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托底部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槽穴。

25、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槽穴的存在可提高防震垫的底部防滑性能,另一方面,还能分散受力;此外,还可减少托底部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节省加工的冷却时间。

26、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托底部的底面为平面。

27、有益效果在于,适应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震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底部(110)、顶部筋(120)和内部筋(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筋(130)呈一字形,所述内部筋(130)与所述插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垫(100)还包括凸出于所述托底部(110)的顶面的支撑筋(140),所述支撑筋(140)位于所述内部筋(130)与所述插口之间,所述支撑筋(140)能够伸入所述底脚(200)的底槽内,用于支撑所述底脚(200)的悬空部(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40)具有支撑部(141)和过渡部(142),所述过渡部(142)位于所述支撑部(141)的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筋(120)具有弹性,且所述顶部筋(120)的底面与所述底脚(200)的倾斜顶面(210)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筋(120)的底面倾斜设置,且所述顶部筋(120)的底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底脚(200)的倾斜顶面(210)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垫(100)还包括前围部(150),所述前围部(150)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底脚(200)的端部(230)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部(150)具有弹性,所述凹槽与所述底脚(200)的端部(230)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垫(100)还包括侧围部(160),所述侧围部(160)凸出设置于所述托底部(110)的两侧,两侧的所述侧围部(160)分别用于与所述底脚(200)的两侧外壁抵接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部(11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槽穴(1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震垫。防震垫包括托底部、顶部筋和内部筋;顶部筋悬于托底部的上方,且顶部筋与托底部之间存在插口,插口用于与空调外机的底脚插接配合;托底部用于与底脚的底面抵接配合,顶部筋的底面用于与底脚的倾斜顶面配合;内部筋凸出于托底部的顶面,用于与底脚的底槽的前端槽壁限位配合。本技术提供的防震垫,能够利用自身的结构特性,锁紧在空调外机的底脚上,具备良好的防脱性能,无需线扎固定,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可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愫,金高芳,孟亚欣,罗会斌,冯振东,蔡志超,赵春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