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1467发布日期:2023-12-21 23: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机油的用具,具体为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


背景技术:

1、放油螺丝是安装在汽车油壳底部的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保养时,可直接通过将其放油螺丝拆除,通过安装孔将其机油箱内部的机油放出,以便于快速更换其发动机内部的机油。

2、但是现有的放油螺丝实际就是一颗普通螺丝,通过放油螺丝对其汽车油壳的底部放油孔进行封堵,其原理是将其放油螺丝完全拆卸下来,通过该油孔达到放机油壳内部的机油,其缺点是修理工在拆卸螺丝放油时,即使是一个多年的老师傅也有会被高温放出来的机油烫到手(由于车主将车开到保养位置,其内部的机油是处于高温状态的),并且在拆卸机油壳底部的放油螺丝时,机油会瞬间流出,容易大范围的沾到手上污染手,长久如此会损伤手部皮肤,甚至在放油的时候由于机油不可控(直至机油壳内部的机油完全放完,才会停止),因此有时在操作时,容易污染工作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解决了现有的放油螺丝实际就是一颗普通螺丝,通过放油螺丝对其汽车油壳的底部放油孔进行封堵,其原理是将其放油螺丝完全拆卸下来,通过该油孔达到放机油壳内部的机油,其缺点是修理工在拆卸螺丝放油时,即使是一个多年的老师傅也有会被高温放出来的机油烫到手(由于车主将车开到保养位置,其内部的机油是处于高温状态的),并且在拆卸机油壳底部的放油螺丝时,机油会瞬间流出,容易大范围的沾到手上污染手,长久如此会损伤手部皮肤,甚至在放油的时候由于机油不可控(直至机油壳内部的机油完全放完,才会停止),因此有时在操作时,容易污染工作地面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包括螺栓帽筒和旋转工具筒,所述旋转工具筒位于螺栓帽筒的正上方,所述旋转工具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顶帽管,所述旋转顶帽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手把筒,所述螺栓帽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对接螺杆,所述安装对接螺杆与外置汽车机油壳底部螺纹安装连接,所述安装对接螺杆的底部插入有推压杆,所述推压杆的顶部延伸至螺栓帽筒的内圈中,所述推压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旋转内套帽,所述旋转内套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置通筒,所述内置通筒的内圈套在推压杆的表面,所述内置通筒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对接外螺纹套筒,所述安装对接螺杆的内壁开设有配合对接外螺纹套筒使用螺纹槽,所述安装对接螺杆的内壁与对接外螺纹套筒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推压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耐压密封抵触垫板,所述耐压密封抵触垫板的顶部与内置通筒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所述推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护板,所述推压杆位于内置通筒内圈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锥形封堵活塞,所述推压杆的表面套有高强度压缩弹簧,所述推压杆的上表面固定套接有稳定块,所述高强度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块的底部和旋转内套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工具筒的下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抵杠,所述旋转工具筒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栓帽筒的内壁开设有配合旋转工具筒使用螺纹槽,所述握手把筒的顶部插入有外添对接安装筒,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的表面与握手把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安装对接螺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撑内置定位套环,所述底撑内置定位套环的内圈套在内置通筒的表面,所述对接外螺纹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挤压中垫。

6、优选的,所述密封挤压中垫的内圈套在内置通筒的表面,所述密封挤压中垫的顶部与底撑内置定位套环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

7、优选的,所述锥形封堵活塞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锥形活塞筒,所述密封锥形活塞筒的外表面与内置通筒的内壁挤压接触。

8、优选的,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转盘,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抵压密封套环,所述上抵压密封套环的底部与握手把筒的内壁槽挤压接触,所述外转盘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外置开关阀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推压杆的下表面固定套接有隔护软垫板和外套耐压垫环,所述外套耐压垫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隔护软垫板的底部和底护板的顶部挤压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对接螺杆的上表面套有外密封挤压套圈,所述外密封挤压套圈的顶部与螺栓帽筒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换机油的放油工具,通过螺栓帽筒和旋转工具筒的设置,以及旋转顶帽管、握手把筒、安装对接螺杆、外密封挤压套圈、推压杆、旋转内套帽、内置通筒、对接外螺纹套筒、耐压密封抵触垫板、底撑内置定位套环、锥形封堵活塞、密封锥形活塞筒、高强度压缩弹簧、稳定块、横抵杠、外添对接安装筒、外转盘和软管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直接将其安装对接螺杆螺纹安装在汽车油壳底部的放油孔槽上,通过将其外添对接安装筒插入握手把筒的顶部内,并通过外添对接安装筒与其握手把筒的顶部槽螺纹连接,将其软管的另一端出液口放置在外置收集桶内,随后开始放油操作,即将其旋转工具筒的底部插入螺栓帽筒的内部,并同步旋转,利用旋转工具筒在螺栓帽筒的内壁螺纹推进原理,通过旋转工具筒内部的横抵杠对其推压杆的顶端抵撑,即带动推压杆向汽车油壳内部推移,此时耐压密封抵触垫板与内置通筒的挤压封堵分离,同时推压杆带动锥形封堵活塞和密封锥形活塞筒在内置通筒的内部位移,使其利用位移产生的空间差使机油通过内置通筒流入至安装对接螺杆的内部,可通过控制锥形封堵活塞和密封锥形活塞筒在内置通筒的位置,以达到控制放油速率,随后再通过软管流出,从而达到了使其汽车换机油时,修理工全程可以不接触到机油,因此不会被烫伤,也不会污染手,并可通过软管另一端安装的外置控制阀进行调节式放油,在安全快速抽油的时候可以去忙别的需要检查的项目,大大节约等待时间,继而达到了通过该结构更换机油更专业,更高效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包括螺栓帽筒(1)和旋转工具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具筒(2)位于螺栓帽筒(1)的正上方,所述旋转工具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顶帽管(3),所述旋转顶帽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手把筒(4),所述螺栓帽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对接螺杆(5),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与外置汽车机油壳底部螺纹安装连接,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的底部插入有推压杆(7),所述推压杆(7)的顶部延伸至螺栓帽筒(1)的内圈中,所述推压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旋转内套帽(8),所述旋转内套帽(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置通筒(9),所述内置通筒(9)的内圈套在推压杆(7)的表面,所述内置通筒(9)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对接外螺纹套筒(10),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的内壁开设有配合对接外螺纹套筒(10)使用螺纹槽,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的内壁与对接外螺纹套筒(10)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推压杆(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耐压密封抵触垫板(11),所述耐压密封抵触垫板(11)的顶部与内置通筒(9)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所述推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护板(12),所述推压杆(7)位于内置通筒(9)内圈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锥形封堵活塞(17),所述推压杆(7)的表面套有高强度压缩弹簧(19),所述推压杆(7)的上表面固定套接有稳定块(20),所述高强度压缩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块(20)的底部和旋转内套帽(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工具筒(2)的下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抵杠(21),所述旋转工具筒(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螺栓帽筒(1)的内壁开设有配合旋转工具筒(2)使用螺纹槽,所述握手把筒(4)的顶部插入有外添对接安装筒(22),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22)的表面与握手把筒(4)的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撑内置定位套环(15),所述底撑内置定位套环(15)的内圈套在内置通筒(9)的表面,所述对接外螺纹套筒(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挤压中垫(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挤压中垫(16)的内圈套在内置通筒(9)的表面,所述密封挤压中垫(16)的顶部与底撑内置定位套环(15)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封堵活塞(1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锥形活塞筒(18),所述密封锥形活塞筒(18)的外表面与内置通筒(9)的内壁挤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转盘(23),所述外添对接安装筒(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抵压密封套环(25),所述上抵压密封套环(25)的底部与握手把筒(4)的内壁槽挤压接触,所述外转盘(2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软管(24),所述软管(24)的另一端与外置开关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杆(7)的下表面固定套接有隔护软垫板(14)和外套耐压垫环(13),所述外套耐压垫环(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隔护软垫板(14)的底部和底护板(12)的顶部挤压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对接螺杆(5)的上表面套有外密封挤压套圈(6),所述外密封挤压套圈(6)的顶部与螺栓帽筒(1)的底部沿口挤压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机油的放油工具,包括螺栓帽筒和旋转工具筒,旋转工具筒位于螺栓帽筒的正上方。该换机油的放油工具,通过将其安装对接螺杆螺纹安装在汽车油壳底部的放油孔槽上,通过旋转工具筒的螺纹位移原理,利用横抵杠对其推压杆的顶端抵撑,即带动推压杆向汽车油壳内部推移,耐压密封抵触垫板与内置通筒的挤压封堵分离,同时推压杆带动锥形封堵活塞和密封锥形活塞筒在内置通筒的内部位移,使其机油通过内置通筒流入至安装对接螺杆的内部,随后再通过软管流出,从而达到了换机油时,修理工全程可以不接触到机油,避免了烫手和污染手的现象发生,继而达到了通过该结构更换机油更专业,更高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雷楷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楷楷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