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4325发布日期:2023-11-17 14:4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锚栓,尤其涉及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


背景技术:

1、后扩底锚栓,多应用于承重结构,通过锚栓底部扩孔与锚栓扩张件之间的锁键而具有锚固作用。

2、市场上现有以硬质合金刀片为切底手段的自切底锚栓,其膨胀片的外表面为光滑面,缺点是切底完毕后,在安装过程中,切底锁键膨胀片和切底孔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导致后续对螺母施加安装扭矩时,螺杆和膨胀片同步转动,导致规定的安装扭矩不易达到,进而影响锚栓预紧体系的建立,造成锚栓受拉承载力较低且不稳定。还有就是,在切底过程中,在遇到钢筋时,膨胀片上的刀片容易被崩坏,一旦损坏,则扩底无法形成,而且仅从安装后的锚栓露出部分,很难发现锚栓有没有实现完全扩底安装,进而会造成安全风险;当然了,即使发现了,锚栓也必须报废处理,浪费了昂贵的锚栓费用。

3、另一种自切底锚栓,该锚栓采用金刚石颗粒作为切底手段,金刚石颗粒可以相当程度上降低或解决遇到钢筋的扩孔不足问题,但金刚石颗粒在充当扩底切削时,因与混凝土接触面积大,会降低安装速度;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膨胀片会发烫、升温,如不额外的加水降温、润滑,则切底以及遇到钢筋时所造成的高温,易使金刚石颗粒脱落,进而使切底孔难以完全实现,同样的会造成锚栓承载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包括:螺杆;以及套管,套设于螺杆上,所述套管的末端部设置有膨胀部,所述膨胀部能被螺杆的末端部挤压后向外涨开,其中,所述膨胀部的端部设置有刀头,所述膨胀部的外壁为具有切割效果的辅助切割面。

3、在本技术方案中,关于后扩底锚栓,为避免在扩底过程中,在遇到钢筋后,造成膨胀部上的刀口崩坏,从而无法完全实现扩底,为此,在膨胀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可用于代替刀头切割混凝土的辅助切割面,当膨胀部上的刀头损坏后,辅助切割面可作为替补的切割件,来实现混凝土的切割,实用性强。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刀头具有两个以上,且所述刀头所围合成的圆的外径大于膨胀部的外径。

5、在本技术方案中,为避免刀头在正常时,辅助切割面也对混凝土进行切割,从而降低安装效率的问题,为此该刀头并不是被切削出来的,而是焊接在膨胀部上的,并伸出膨胀部,使得刀头的外径大于膨胀部的外径。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刀头由硬质合金制成或者金刚石制成。

7、在本技术方案中,关于刀头的材质可采用硬质合金或者是人造金刚石均可。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切割面由一层金刚石颗粒铺设而成,在所述膨胀部向外张开时,所述辅助切割面表面的各凹槽形成锁键。

9、在本技术方案中,为实现辅助切割面的切割,为此在膨胀部的外壁上镀有一层金刚石颗粒,在刀头无法实现切割时,通过金刚石颗粒来进行切割;另一方面由于金刚石颗粒层上具有非常多细小的凹槽,该凹槽会形成锁键,使得辅助切割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面积增大了,为辅助切割面与孔的内壁之间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在拧螺母时,使得膨胀部不随螺杆转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锚栓预紧体系的建立。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石颗粒布满所述膨胀部的外壁。

11、在本技术方案中,为进一步提高膨胀部与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为此将金刚石颗粒布满膨胀部的整个外壁设置,另一方面,该设置还提高了切割混凝土的效率。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部由多个呈瓣状结构的膨胀片组成,各所述膨胀片沿周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套管的末端部上。

13、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膨胀部设置成由多个膨胀片组成,以方便膨胀片在受力后向外涨开。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与所述膨胀部的连接处有径向向内开设的卡槽。

1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卡槽,以便于在卡槽内安装橡胶环。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关于后扩底锚栓,为避免在扩底过程中,在遇到钢筋后,造成膨胀部上的刀口崩坏,从而无法完全实现扩底,为此,在膨胀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可用于代替刀头切割混凝土的辅助切割面,当膨胀部上的刀头损坏后,辅助切割面可作为替补的切割件,来实现混凝土的切割,实用性强。

18、为实现辅助切割面的切割,为此在膨胀部的外壁上镀有一层金刚石颗粒,在刀头无法实现切割时,通过金刚石颗粒来进行切割;另一方面由于金刚石颗粒层上具有非常多细小的凹槽,该凹槽会形成锁键,使得辅助切割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面积增大了,为辅助切割面与孔的内壁之间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在拧螺母时,使得膨胀部不随螺杆转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锚栓预紧体系的建立。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12)具有两个以上,且所述刀头(212)所围合成的圆的外径大于膨胀部(210)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12)由硬质合金制成或者金刚石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颗粒布满所述膨胀部(210)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210)由多个呈瓣状结构的膨胀片(211)组成,各所述膨胀片(211)沿周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套管(200)的末端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0)与所述膨胀部(210)的连接处有径向向内开设的卡槽(3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锚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扩底建筑锚栓,包括:螺杆;以及套管,套设于螺杆上,所述套管的末端部设置有膨胀部,所述膨胀部能被螺杆的末端部挤压后向外涨开,其中,所述膨胀部的端部设置有刀头,所述膨胀部的外壁为具有切割效果的辅助切割面。关于后扩底锚栓,为避免在扩底过程中,在遇到钢筋后,造成膨胀部上的刀口崩坏,从而无法完全实现扩底,为此,在膨胀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可用于代替刀头切割混凝土的辅助切割面,当膨胀部上的刀头损坏后,辅助切割面可作为替补的切割件,来实现混凝土的切割。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胜,于兴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必固得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