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轴承组件及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2246发布日期:2023-05-17 17:3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轴承组件及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支架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式轴承组件及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目前支撑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轴的轴承大部分是分体的结构,比如由两个半弧形状轴承组合而成,当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轴受外力作用产生振动时,两个半弧形状的轴承容易松脱相对移动,容易导致主轴打滑或卡死。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及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轴承组件及光伏支架,其包括一体式轴承,一体式增加了轴承与主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轴承和主轴的摩擦阻力,避免长时间旋转造成轴承打滑或卡死现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能够绕所述轴承座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轴承座包括圆筒形状的套管,所述轴承为一体式,包括本体部及至少两个肩部,所述本体部适于安装至所述套管内部,所述至少两个肩部包括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壁并沿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本体部设有缺口部,所述轴承具有收缩状态和原始状态,当所述轴承处于收缩状态,所述轴承适于插入或移出所述套管;当所述轴承处于原始状态,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用于限位在所述套管的轴向两侧,以适于对所述轴承轴向限位。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外壁面在周向上包括平面部及圆弧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圆弧部在周向上首尾相接,所述平面部上设置有所述缺口部,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设置于所述圆弧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部呈狭槽,所述缺口部沿所述轴承的轴向延伸,并涵盖所述平面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部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轴承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弹性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部和圆弧部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平面部相对中心面对称,两个所述圆弧部在周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平面部的对应侧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具有轴向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当所述本体部安装至所述套筒内时,所述第一肩部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所述第二肩部环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外,所述第二肩部背对所述第一肩部一端设有斜切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呈月牙状且结构相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的材质为高分子塑料。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和主轴,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主轴与所述套管的径向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还包括外壁面,所述轴承具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具有与所述外壁面适配的内壁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壁面包括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和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弧形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弧形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本专利申请通过将轴承为一体结构,在轴承转动时,不会存在分体式的结构相对移动,进而不会造成轴承的打滑或卡死。

14、通过在轴承上设有缺口部,缺口部呈狭槽,缺口部沿轴承的轴向延伸,并涵盖平面部,使得轴承具有收缩状态和原始状态,当将轴承进行抱紧时,轴承收缩,此时轴承处于收缩状态而适于插入或移出套管。当不对轴承施加抱紧力时,轴承回复至原始状态,此时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适于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从而使得轴承安装便捷高效,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无需额外配轴承挡板固定,安装方便。

15、通过第二肩部背对第一肩部一端设有斜切部,斜切部自第二肩部背对第一肩部的端面朝向轴向外侧延伸形成,斜切部在延伸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使得第二肩部呈缩口状,斜切部在轴承插入套筒时起到导向作用,以便于轴承顺利通过轴承座孔。



技术特征:

1.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2)和轴承(3),所述轴承(3)能够绕所述轴承座(2)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轴承座(2)包括圆筒形状的套管(21),所述轴承(3)为一体式,包括本体部及至少两个肩部,所述本体部(31)适于安装至所述套管(21)内部,所述至少两个肩部包括第一肩部(32)和第二肩部(33),所述第一肩部(32)和第二肩部(33)设于所述本体部(31)的外壁并沿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本体部(31)设有缺口部(313),所述轴承(3)具有收缩状态和原始状态,当所述轴承(3)处于收缩状态,所述轴承(3)适于插入或移出所述套管(21);当所述轴承(3)处于原始状态,所述第一肩部(32)和第二肩部(33)用于限位在所述套管(21)的轴向两侧,以适于对所述轴承(3)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外壁面在周向上包括平面部(311)及圆弧部(312),所述平面部(311)与所述圆弧部(312)在周向上首尾相接,所述平面部(311)上设置有所述缺口部(313),所述第一肩部(32)和第二肩部(33)设置于所述圆弧部(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313)呈狭槽,所述缺口部(313)沿所述轴承(3)的轴向延伸,并涵盖所述平面部(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313)包括第一边缘(3131)和第二边缘(3132),所述轴承(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边缘(3131)和第二边缘(3132)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311)和圆弧部(312)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平面部(311)相对中心面对称,两个所述圆弧部(312)在周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平面部(311)的对应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1)具有轴向上的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当所述本体部(31)安装至所述套管(21)内时,所述第一肩部(32)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11)外,所述第二肩部(33)环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12)外;所述第二肩部(33)背对所述第一肩部(32)一端设有斜切部(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部(32)和第二肩部(33)呈月牙状且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材质为高分子塑料。

9.一种光伏支架,包括立柱(1)和主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轴承组件,所述轴承座(2)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主轴(4)穿设于所述套管(21)内,所述轴承(3)设置于所述主轴(4)与所述套管(21)的径向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还包括外壁面,所述轴承(3)具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具有与所述外壁面适配的内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包括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平面(41)、第二平面(42)、第三平面(43)、第一弧形面(44)、第二弧形面(45)和第三弧形面(46),所述第一弧形面(44)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42)和所述第三平面(43),所述第二弧形面(45)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41)和所述第二平面(42),所述第三弧形面(46)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41)和所述第三平面(4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体式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能够绕所述轴承座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轴承座包括圆筒形状的套管,所述轴承为一体式包括本体部及至少两个肩部,所述本体部适于安装至所述套管内部,所述至少两个肩部包括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壁并沿轴向间隔布置;所述本体部设有缺口部,所述轴承具有收缩状态和原始状态,当所述轴承处于收缩状态,所述轴承适于插入或移出所述套管;当所述轴承处于原始状态,所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用于限位在所述套管的轴向两侧,以适于对所述轴承轴向限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由此,增加了轴承与主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轴承和主轴的摩擦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星伦,钟继恒,杨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