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润滑装置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9993发布日期:2023-04-20 07:4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供油润滑装置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润滑,尤其涉及一种供油润滑装置及齿轮箱。


背景技术:

1、齿轮箱的润滑系统具有润滑、冷却、清洗、防锈、密封及液压等作用。齿轮箱在参与传动的齿轮和轴承中,运转时要发生相对滑动或运动,因此就要发生摩擦和磨损,增加动力消耗、降低传动效率;特别是高速传动,就更需要考虑齿轮箱的润滑。其润滑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齿轮箱的热平衡状态和齿轮、轴承的磨损;严重时还会导致齿轮断齿、轴承过热或烧毁,从而直接决定齿轮箱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2、在风电齿轮箱中,主要通过供油滑环来辅助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走油,例如在转架和箱体之间设置供油滑环,转架能够相对于箱体转动,供油滑环,也称油环,一般呈环状并套设于转架,传统的供油滑环一般采用铜材并以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转架或者箱体的一侧。在实际生产、运输和不同作业条件下,箱体与转架之间容易产生倾斜,从而导致供油滑环有较为严重的磨损,降低供油滑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油润滑装置及齿轮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油滑环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2、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供油润滑装置,包括滑环结构,所述滑环结构设置于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部分所述第一部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容置腔内,所述滑环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4、所述滑环结构与所述第一部件过盈配合,所述滑环结构与所述第二部件间隙配合,所述滑环结构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形;

5、所述滑环结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滑环本体,两个所述滑环本体之间形成导油通道,润滑油能够沿所述滑环结构的径向流进所述导油通道的进油端,并从所述导油通道的出油端流出;

6、在所述导油通道内,至少一个所述滑环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滑环本体连接,所述凸起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滑环本体间隔设置。

7、其中,所述凸起部的外周面设置有能够形成线接触的接触线。

8、其中,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进油端或者所述出油端。

9、其中,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出油端之间。

10、其中,两个所述滑环本体的相对的端面上均形成有所述凸起部,一个所述滑环本体上的所述凸起部为第一凸起部,另一个所述滑环本体上的所述凸起部为第二凸起部。

11、其中,绕所述滑环结构的周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间设置。

12、其中,沿所述滑环结构的径向,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正对设置或者错位设置。

13、其中,所述出油端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油端的流通面积。

14、一种齿轮箱,包括如上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

15、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所述齿轮箱的转轴,所述第二部件为所述齿轮箱的箱体。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油润滑装置,包括滑环结构,滑环结构设置于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部分第一部件穿设于第二部件的容置腔内,滑环结构套设于第一部件且位于容置腔内;在初始工作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滑环结构随着第一部件转动,润滑油在导油通道中流动;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工作温度升高,滑环结构膨胀变形,当工作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滑环结构与第一部件间隙配合,滑环结构与第二部件过盈配合;在工作结束后,随着工作温度降低,滑环结构收缩变形,当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值时,滑环结构与第一部件过盈配合,滑环结构与第二部件间隙配合。由于滑环结构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形,进而能够改变配合状态,使得滑环结构实现可浮动功能,因此能够避免滑环结构被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凸起部的设置能够避免两个滑环本体接触,保证供油平稳性。因为凸起部与另一个滑环本体间隔设置,能够形成油膜,保证滑环本体与凸起部之间不产生摩擦。



技术特征:

1.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环结构(300),所述滑环结构(300)设置于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之间,部分所述第一部件(100)穿设于所述第二部件(200)的容置腔内,所述滑环结构(300)套设于所述第一部件(100)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022)的外周面设置有能够形成线接触的接触线(30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022)位于所述进油端或者所述出油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022)位于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出油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环本体(302)的相对的端面上均形成有所述凸起部(3022),一个所述滑环本体(302)上的所述凸起部(3022)为第一凸起部,另一个所述滑环本体(302)上的所述凸起部(3022)为第二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绕所述滑环结构(300)的周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环结构(300)的径向,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正对设置或者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端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油端的流通面积。

9.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供油润滑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00)为所述齿轮箱的转轴,所述第二部件(200)为所述齿轮箱的箱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油润滑装置及齿轮箱,其属于润滑技术领域,供油润滑装置包括滑环结构,滑环结构设置于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部分第一部件穿设于第二部件的容置腔内,滑环结构套设于第一部件且位于容置腔内;滑环结构与第一部件过盈配合,滑环结构与第二部件间隙配合,滑环结构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形;滑环结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滑环本体,两个滑环本体之间形成导油通道;在导油通道内,至少一个滑环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的一端与一个滑环本体连接,凸起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滑环本体间隔设置。齿轮箱包括如上的供油润滑装置。由于滑环结构随温度变化而变形,进而实现可浮动,避免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戎芳明,熊永强,曹洪,范世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