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包括管接头的逆变器以及电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8208发布日期:2023-05-27 20: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管接头、包括管接头的逆变器以及电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应用在冷却流体通道中的管接头。本技术还涉及包括所述管接头的逆变器和以及包括所述逆变器的电驱系统。


背景技术:

1、对于冷却液路径,例如逆变器内部的冷却流体通道来说,管接头是关键组成部分,管接头例如包括快插式管接头(标准公母件配合)和卡箍式管接头等型式。

2、然而,目前常用的管接头存在以下问题:

3、1)无法实现小空间内冷却液方向转换;

4、2)对于快插式管接头来说,尺寸大,不利于集成化设计;

5、3)模具可行性实现成本大,经济性差;

6、4)冷却液流动路径长,流阻大,冷却液压降大。

7、因此,当前形式下,需要解决现有的管接头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管接头,其管接头本体为一体模制件,并且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已有管接头所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接头,其包括:管接头本体,该管接头本体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弧形管段以及连接到该第二端并具有自由端的直管段;设置在该第一端处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该弧形管段和该直管段的接合处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弧形管段的该第一端限定出流体入口,该直管段的自由端限定出流体出口,在该流体入口和该流体出口之间限定出延伸穿过该管接头本体的流体通道,并且该流体入口和该流体出口配置成使得流体从该流体入口进入该流体通道的流入方向与流体从该流体出口离开该流体通道的流出方向反向。通过这种管接头,当布置在流体管路例如冷却液通道中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冷却液方向的反向转换。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该流体通道可包括由该弧形管段限定的弧形区段和由该直管段限定的直区段,其中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端面,所述直区段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该流入方向与该流出方向成180°并且均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在这里,由于端面构造成平端面,可以具有较高的平面精度,从而可以减小连接时的泄漏风险,提高密封可靠性。

4、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流体通道的该弧形区段和该直区段构造成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且具有恒定的横截面,即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流体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使得冷却液流过流体通道时,对冷却液产生的阻力小,压降值低。应当理解,将横截面构造成椭圆形也涵盖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为从该第一端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的下表面与该端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从该弧形管段和该直管段的接合处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突伸部。

6、有利的是,该凸缘部可包括关于弧形管段对称的第一凸缘区段和第二凸缘区段,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凸缘区段和该第二凸缘区段中的第一安装孔;该突伸部可包括位于该弧形管段两侧的第一突伸区段和第二突伸区段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第一突伸区段和该第二突伸区段上的第二安装孔。

7、根据一个优选方案,可在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一金属衬套,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金属衬套。在安装孔中设置金属衬套,能够使紧固件直接固定在刚性表面上,避免例如由塑料制成的连接部产生裂纹。

8、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该弧形管段可以构造为圆弧管段,该圆弧管段的圆心角可以在90°至155.6°的范围内,例如为120°、130°等;所述直管段可以构造为圆柱形管段,在该直管段的该自由端的外周面中设有用于接纳密封环的环形凹槽。

9、为了改善上述管接头的强度,该管接头优选包括将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l形加强腹板,该加强腹板从该弧形管段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向外延伸;该第二连接部可包括设置在其上表面的加强筋,并且该加强筋可延伸越过该弧形管段的第二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管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模制成一体件。这种模制成型的一体件更有利于实现量化生产。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和位于该逆变器壳体内的冷却液通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冷却液通道包括进液通道、冷却通道以及将两者相连接的上述管接头,其中所述进液通道具有水平部段和竖直部段,所述冷却通道具有冷却液进口,该管接头的弧形管段的第一端密封地连接至该竖直部段,该管接头的直管段的自由端密封地连接至该冷却液进口,从而实现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通道中的180°换向。通过在冷却通道中采用这种结构的管接头,缩短了冷却液通道的长度,进而缩短了冷却液路径,降低了流阻以及冷却液的压降。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驱系统,其包括上述逆变器。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本申请的管接头,能够在冷却液通道中实现冷却液的180°方向转换,缩短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能应用在小空间内,进而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设计,便于产品集成化;管接头的内部结构可以实现低流阻,低压降;如此构造的管接头便于模制生产,低成本并可实现量产化;这种管接头能够实现密封的强可靠性;以及通过采用合适的模制材料,能够保证管接头的热稳定性和高温耐水解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该流体通道(20)包括由该弧形管段限定的弧形区段(201)和由该直管段限定的直区段(202),其中所述第一端(31)的端面(301)为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端面,所述直区段(202)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该流入方向与该流出方向成180°并且均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20)的该弧形区段(201)的横截面和该直区段(20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且该弧形区段(201)和该直区段(202)具有恒定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为从该第一端(31)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的下表面与该端面(301)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部(6)为从该弧形管段(3)和该直管段(4)的接合处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突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该凸缘部包括关于所述弧形管段(3)对称的第一凸缘区段(51)和第二凸缘区段(52),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凸缘区段(51)和该第二凸缘区段(52)上的第一安装孔(53);该突伸部包括位于该弧形管段(3)两侧的第一突伸区段(61)和第二突伸区段(62)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第一突伸区段(61)和该第二突伸区段(62)上的第二安装孔(63),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3)内设有第一金属衬套(54),所述第二安装孔(63)内设置有第二金属衬套(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管段(3)为圆弧形管段,该圆弧形管段的圆心角在90°至155.6°的范围内;所述直管段(4)为圆柱形管段,在该直管段(4)的该自由端的外周面中设有用于接纳密封圈(42)的环形凹槽(4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该管接头还包括将该第一连接部(5)和该第二连接部(6)相连接的l形加强腹板(21),该加强腹板(21)从该弧形管段(3)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向外延伸;该第二连接部(6)包括设置在其上表面的加强筋(65),并且该加强筋延伸越过该弧形管段的第二端(3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本体(2)、所述第一连接部(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6)通过注塑成型模制成一体件。

9.一种逆变器(10),包括逆变器壳体(11)和位于该逆变器壳体内的冷却液通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冷却液通道包括进液通道(100)、冷却通道(200)以及将两者相连接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1),其中所述进液通道(100)具有水平部段(101)和竖直部段(102),所述冷却通道(200)具有冷却液进口(203),该管接头(1)的弧形管段(3)的第一端(31)密封地连接至该竖直部段(102),该管接头的直管段(4)的自由端(40)密封地连接至该冷却液进口,从而实现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通道中的180°换向。

10.一种电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驱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1),包括:管接头本体(2),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弧形管段(3)以及连接到第二端并具有自由端的直管段(4);设置在第一端(31)处的第一连接部(5);和设置在弧形管段和该直管段的接合处的第二连接部(6);其中弧形管段(3)的第一端(31)限定出流体入口(30),直管段的自由端(41)限定出流体出口(40),在流体入口(30)和流体出口(40)之间限定出延伸穿过管接头本体的流体通道(20),并且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配置成使得流体从流体入口到流体通道的流入方向(F<subgt;i</subgt;)与流体从流体出口离开流体通道的流出方向(F<subgt;o</subgt;)反向。本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管接头的逆变器和电驱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邱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纬湃科技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