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7843发布日期:2023-06-02 01:4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

2、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的轨道底座上设置的减震结构较简单,一般会放置内含金属片的减震垫用来减震,导致减震效果较差,长时间的运行容易造成底座损伤,需要对底座进行更换,较为繁琐,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包括底块,底块上方设置有顶块,顶块底部固定有圆盘块,底块四周与顶块四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顶块与底块之间四角设置有连接结构,圆盘块与底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包括铰接在顶块四周的第一铰接板,底块四周均匀铰接有与顶块相适配的第二铰接板,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外侧相适配接触,第一铰接板底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铰接板顶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插设有转动杆。

3、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转动杆中部套设的扭簧,扭簧两端伸长部分别抵住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内侧面,转动杆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顶块与底块之间四角的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两端内部插设有相适配的限位柱,限位柱分别与顶块和底块相固定。

5、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圆周均匀设置在圆盘块与底块之间的支撑杆,支撑杆向下一端下方设置有滑动块,支撑杆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撑杆上插设有转动棒,连接板分别固定在圆盘块底面和滑动块顶面。

6、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滑动块两侧的倒l型板,倒l型板与底块相固定,且倒l型板两端对称固定有挡板,滑动块与位于底块外侧的挡板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两端对称插设有限位棒。

7、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倒l型板相滑动连接,限位棒分别与挡板和滑动块相固定,转动棒与支撑杆相固定且与连接板相转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轨道交通减震底座,通过第一减震结构的设置,顶块下压靠近底块时,使得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进行相对应的转动,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共同以转动杆为轴转动,使得对扭簧进行角度挤压,同时扭簧的反作用力对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进行反向支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该减震结构更加复杂,提高了减震效果,使得长时间的运行不易造成底座损伤,减少了底座的更换频率。

10、另外,通过第二减震结构的设置,顶块下压靠近底块时,使得支撑杆水平角度变小,支撑杆带动滑动块向外侧滑动,挤压连接弹簧,进行缓冲分散,使得连接弹簧对该底座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较好的提高了该底座的使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包括底块(1),其特征在于:底块(1)上方设置有顶块(2),顶块(2)底部固定有圆盘块(201),底块(1)四周与顶块(2)四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顶块(2)与底块(1)之间四角设置有连接结构,圆盘块(201)与底块(1)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包括铰接在顶块(2)四周的第一铰接板(3),底块(1)四周均匀铰接有与顶块(2)相适配的第二铰接板(301),第一铰接板(3)和第二铰接板(301)外侧相适配接触,第一铰接板(3)底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固定块(303),第二铰接板(301)顶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02),第一固定块(302)和第二固定块(303)之间插设有转动杆(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转动杆(305)中部套设的扭簧(304),扭簧(304)两端伸长部分别抵住第一铰接板(3)和第二铰接板(301)内侧面,转动杆(305)与第一固定块(302)和第二固定块(303)相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顶块(2)与底块(1)之间四角的支撑弹簧(4),支撑弹簧(4)两端内部插设有相适配的限位柱(401),限位柱(401)分别与顶块(2)和底块(1)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圆周均匀设置在圆盘块(201)与底块(1)之间的支撑杆(5),支撑杆(5)向下一端下方设置有滑动块(503),支撑杆(5)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板(501),连接板(501)与支撑杆(5)上插设有转动棒(502),连接板(501)分别固定在圆盘块(201)底面和滑动块(503)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滑动块(503)两侧的倒l型板(504),倒l型板(504)与底块(1)相固定,且倒l型板(504)两端对称固定有挡板(505),滑动块(503)与位于底块(1)外侧的挡板(505)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弹簧(506),连接弹簧(506)两端对称插设有限位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03)与倒l型板(504)相滑动连接,限位棒分别与挡板(505)和滑动块(503)相固定,转动棒(502)与支撑杆(5)相固定且与连接板(501)相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底座,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底块,底块上方设置有顶块,顶块底部固定有圆盘块,底块四周与顶块四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顶块与底块之间四角设置有连接结构,圆盘块与底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本技术通过第一减震结构的设置,顶块下压靠近底块时,使得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进行相对应的转动,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共同以转动杆为轴转动,使得对扭簧进行角度挤压,同时扭簧的反作用力对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进行反向支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该减震结构更加复杂,提高了减震效果,使得长时间的运行不易造成底座损伤,减少了底座的更换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苏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盛鑫鹏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