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体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3821发布日期:2023-05-27 22:4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滚动体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滚动体保持器。


背景技术:

1、常见的保持器结构具有很多相连的型式,例如插销连接、凹凸件连接、球型关节连接等。然而,该些结构所形成的链带头尾相连,恐导致链带与滚动体在运行时拉扯滚动体链带,特别是链带于转弯处时,当没有良好的连接,会造成链带二端脱钩且彼此脱离,而使得滚动体运行不顺畅或是产生异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滚动体保持器,包括链带、卡钩部及卡槽部。链带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具有多个容置部。卡钩部设置于链带的第一端,卡钩部包括窄颈部、卡钩本体、二抵靠凸部及限位凸部。窄颈部沿链带的长边方向自第一端向外延伸。卡钩本体连接于窄颈部,且卡钩本体沿链带的短边方向的宽度,自窄颈部侧朝远离窄颈部的方向渐减。二抵靠凸部设置于卡钩本体与窄颈部相连接处,且往卡钩本体二侧分别沿链带的短边方向往外凸出延伸。限位凸部沿链带的长边方向自卡钩本体远离链带的第一端的端面向外凸出。卡槽部与卡钩部相对应且设置于链带的第二端,卡槽部包括卡槽、二抵靠部、连接部及容纳部。卡槽包括相对的开口侧及限位侧。二抵靠部及连接部位于开口侧,二抵靠部沿链带的短边方向自卡槽向内凸出。连接部连接二抵靠部,容纳部位于限位侧。当卡钩部与卡槽部对应扣合后,卡钩本体容纳于卡槽,二抵靠凸部对应抵靠于二抵靠部面向限位侧的表面,窄颈部抵靠于连接部,限位凸部对应容纳于容纳部。

2、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部还包括导引凹部,导引凹部位于限位侧,卡钩本体的端面对应导引滑设于导引凹部。

3、在一些实施例中,链带包括镂空部,镂空部位于第一端。

4、在一些实施例中,链带、卡钩部及卡槽部是以弹性材料通过射出成形包覆纤维材料所形成。

5、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多个容置部用以容置滚动体。

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卡钩部与卡槽部对应扣合后形成相对的外周侧及内周侧,且限位凸部及容纳部位于内周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本体沿长边方向的延伸长度是为容置部沿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至0.45倍。

8、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本体邻近第一端侧且位于内周侧的一端点至端面的定位点的距离是为容置部沿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5至0.5倍。

9、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部对应定位点具有定位凹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本体的厚度是为容置部沿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75至0.525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的深度是为容置部沿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525至0.575倍。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滚动体保持器,当卡钩部与卡槽部对应扣合,由于容纳部对于限位凸部的限位、卡钩本体连接于窄颈部的表面抵靠于连接部以及二抵靠凸部抵靠于二抵靠部,使得卡钩本体受到多面的限位,进而增加卡钩部与卡槽部的连接结构,防止卡钩部脱出卡槽部。



技术特征:

1.一种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部还包括一导引凹部,该导引凹部位于该限位侧,该卡钩本体的该端面对应导引滑设于该导引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链带包括一镂空部,该镂空部位于该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链带、该卡钩部及该卡槽部是以弹性材料通过射出成形包覆纤维材料所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容置部用以容置一滚动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卡钩部与该卡槽部对应扣合后形成相对的一外周侧及一内周侧,且该限位凸部及该容纳部位于该内周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钩本体沿该长边方向的延伸长度是为该容置部沿该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至0.4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卡钩部与该卡槽部对应扣合后形成相对的一外周侧及一内周侧,该卡钩本体邻近该第一端侧且位于该内周侧的一端点至该端面的一定位点的距离是为该容置部沿该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5至0.5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部对应该定位点具有一定位凹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钩本体的厚度是为该容置部沿该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475至0.525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的深度是为该容置部沿该长边方向的最大距离的0.525至0.575倍。


技术总结
一种滚动体保持器,包括链带、卡钩部及卡槽部。卡钩部设置于链带的第一端,卡钩部包括窄颈部、卡钩本体、二抵靠凸部及限位凸部。卡钩本体连接于窄颈部,且卡钩本体的短边方向的宽度,自窄颈部侧朝远离窄颈部的方向渐减。二抵靠凸部自卡钩本体二侧分别凸出延伸。限位凸部自卡钩本体的端面凸出。卡槽设置于链带的第二端,卡槽部包括卡槽、二抵靠部、连接部及容纳部。当卡钩部与卡槽部对应扣合后,卡钩本体容纳于卡槽,二抵靠凸部对应抵靠于二抵靠部的表面,窄颈部抵靠于连接部,限位凸部对应容纳于容纳部。

技术研发人员:李权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权祐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