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810发布日期:2023-06-28 14: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汽车制动器的缸体结构,尤其是设计了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缸体设计,虽然可以提供建压密封作用,但是由于防转结构需要另外单独设计,使得零部件数量增加,装配工艺更繁琐,产品失效风险更高。

2、现有的的增压缸体结构设计多数通过防转套筒与防转销来防止螺纹丝杠周向转动,这种设计方案在装配的时候需要先防转套筒定位安装在阀块上,再将螺纹丝杠与防转套筒定位安装。这种设计对零部件的尺寸要求较高,所用到的零部件数量多,计算时使用到的尺寸链更多,产品的稳定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款兼备防转及增压功能的增压缸体结构,响应迅速,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零件数量与失效风险,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大油压。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包括增压缸体、活塞体、螺纹丝杠组件、电机和阀体;增压缸体安装在阀体上,所述的增压缸体连接阀体的一端开设缸孔,所述的增压缸体缸孔内安装连接电机,增压缸体缸孔内充有制动液,制动液在增压缸体、阀体内流通;活塞体密封连接地安装在增压缸体缸孔内,在活塞体端部的活塞体缸孔内形成密封的增压腔,电机输出端经螺纹丝杠组件和活塞体连接;

4、所述的增压缸体缸孔内部有防转槽,螺纹丝杠组件的丝杠螺母设有凸起,防转槽内设有防转销,凸起经防转销和防转槽连接,使得增压缸体缸孔与螺纹丝杠组件的丝杠螺母之间无法相对周向转动;

5、所述的增压缸体外部有定位槽,阀体内孔设有凸起,定位槽内设有定位销,凸起经定位销和定位槽连接,使得增压缸体与阀体之间无法相对周向转动。

6、所述的螺纹丝杠组件包括螺纹丝杠、丝杠螺母,丝杠螺母无法相对旋转地、但可轴向移动地套装在增压缸体靠近电机的缸孔内,螺纹丝杠通过螺纹套装在丝杠螺母中,螺纹丝杠一端伸出缸孔和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缸孔内并伸入于活塞体的活塞孔内。

7、所述的活塞体开设活塞孔,丝杠螺母在朝向活塞体的端面设置环形凸台,活塞孔的孔端固定套装地连接于环形凸台外,使得活塞体和丝杠螺母固定连接。

8、所述的增压缸体内部设有用于安装主皮碗、副皮碗的皮碗槽,增压缸体经主皮碗、副皮碗和活塞体密封连接。

9、所述的增压缸体与阀体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

10、在增压缸体上加工防转槽和定位槽的两种定位销槽,一种用来与阀体装配时定位防转,另一种用来与螺纹丝杠装配时定位防转。同时在增压缸体内部加工皮碗槽,用来与增压缸体活塞密封并形成增压腔,在阀体上加工密封圈槽,用来与增压缸体密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在电机等外力作用下,增压缸体配合螺纹丝杠组件带动活塞体运动,提供动力源;增压缸体与活塞体装配起到密封作用,形成建压腔,增压缸体内部的油孔可以使制动液从指定处流入流出。增压缸体的后盖、防转结构与增压腔为一体,使得该组件既能配合建压又能起到防转作用,这种设计使得增压缸体组件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丝杠组件(5)包括螺纹丝杠、丝杠螺母,丝杠螺母无法相对旋转地、但可轴向移动地套装在增压缸体(1)靠近电机(7)的缸孔内,螺纹丝杠通过螺纹套装在丝杠螺母中,螺纹丝杠一端伸出缸孔和电机(7)的输出轴同步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缸孔内并伸入于活塞体(4)的活塞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4)开设活塞孔,丝杠螺母在朝向活塞体(4)的端面设置环形凸台,活塞孔的孔端固定套装地连接于环形凸台外,使得活塞体(4)和丝杠螺母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缸体(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主皮碗(2)、副皮碗(3)的皮碗槽,增压缸体(1)经主皮碗(2)、副皮碗(3)和活塞体(4)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缸体(1)与阀体(8)之间通过o型圈(9)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转和增压的简化增压缸体结构。增压缸体安装在阀体上,增压缸体缸孔安装连接电机,增压缸体缸孔内充有制动液,制动液在增压缸体、阀体内流通;活塞体密封连接地安装在增压缸体缸孔内,在活塞体端部的活塞体缸孔内形成密封的增压腔,电机输出端经螺纹丝杠组件和活塞体连接。本技术响应迅速,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零件数量与失效风险,增压缸体组件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大油压,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郝江脉,程许添,袁炳,于海涛,张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