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8324发布日期:2023-05-07 01:5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软管,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1、高压软管分为:纤维增强聚氨酯软管、纤维增强尼龙软管、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钢丝增强尼龙软管、钢丝缠绕树脂软管、食品级软管,高压软管的用途:高压、低压软管主要用于机床、汽车、工程机械、摩托车上的高压软管、刹车油管及石油、化工、医药、冶炼等工业自动控制中的气动仪表线等等。

2、目前常见的软管在连接方式中,大都以过盈配合,再通过紧固件将软管与连接处绑紧,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再连接与拆卸的过程中十分繁琐,还会由于管内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连接处与软管脱落,故而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具备便于安装与拆卸,连接稳固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常见的软管在连接方式中,大都以过盈配合,再通过紧固件将软管与连接处绑紧,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再连接与拆卸的过程中十分繁琐,还会由于管内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连接处与软管脱落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顶端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接口,所述接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软管外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接口外侧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分布的卡接组件,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部设有数量为四个且与卡接组件适配的推动组件,所述第一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推动组件连接的内螺纹筒。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6、该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在需要连接时,只需将连接组件插入连接套内部,直至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接触,从而推动连接套向上运动,复位弹簧压缩形变,直至卡接组件与推动组件接触,从而使卡接组件缩入连接套内部,从而复位弹簧恢复形变,即可将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连接,再通过转动外螺纹套即可带动推动组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套向上运动,即可将连接组件与接口紧密连接,具备了便于连接的优点。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卡接环和密封圈,所述第二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环,所述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卡接环上方的密封圈。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接头插入接口,再通过卡接组件对卡接环进行限位。

10、进一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弹簧、滑动板、卡接块和收回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阵列的卡接弹簧,四个所述卡接弹簧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四个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内部且与卡接环适配的卡接块,四个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内部的收回块。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接块即可将卡接环限位,在需要拆卸的时候只需通过推动组件推动收回块向外扩张,从而带动卡接块脱离卡接环。

12、进一步,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块和推动板,所述滑动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滑动块,四个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内部且与收回块适配的推动板。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动板即可将收回块收入至连接套内部,从而解除对连接组件的限位。

14、进一步,所述接口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适配的密封槽,四个所述卡接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圈与密封槽的配合,即可加强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2)的顶端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软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接口(4),所述接口(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软管(1)外侧的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接口(4)外侧的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的内部设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分布的卡接组件(7),所述连接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环(8),所述滑动环(8)的内部设有数量为四个且与卡接组件(7)适配的推动组件(9),所述第一软管(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10),所述外螺纹套(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推动组件(9)连接的内螺纹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接头(31)、卡接环(32)和密封圈(33),所述第二软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接头(31),所述接头(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环(32),所述接头(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卡接环(32)上方的密封圈(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包括卡接弹簧(71)、滑动板(72)、卡接块(73)和收回块(74)所述连接套(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阵列的卡接弹簧(71),四个所述卡接弹簧(7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72),四个所述滑动板(7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6)内部且与卡接环(32)适配的卡接块(73),四个所述滑动板(7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6)内部的收回块(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9)包括滑动块(91)和推动板(92),所述滑动环(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数量为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滑动块(91),四个所述滑动块(9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连接套(6)内部且与收回块(74)适配的推动板(9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4)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33)适配的密封槽,四个所述卡接块(7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压软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顶端设有与之连通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接口,所述接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软管外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接口外侧的连接套。该便于拆卸的连接件,具备便于安装与拆卸,连接稳固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常见的软管在连接方式中,大都以过盈配合,再通过紧固件将软管与连接处绑紧,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再连接与拆卸的过程中十分繁琐,还会由于管内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连接处与软管脱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李洪斌,索元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梓迪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