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6696发布日期:2023-06-03 09:1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


背景技术:

1、常规泵轴承需要手动加油,比较繁琐。现有技术方案结构见图1,31 压配式圆形油标,32 放气塞,33 油箱盖,34 放气塞,35 油箱,36 稀油,37 丝堵,日常巡检定时查看油位,所述压配式圆形油标起到观察油位作用,油位靠油标观察,油长时间附着在油标上,即使油位下降,油标上仍可观察到油,导致肉眼观察误判。本结构技术方案只能靠手动加油,通过其中一只放气塞位置处手动加油。亟待对常规泵轴承的加油结构进行改进,以实现自动补油和解决误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泵轴承加油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包括油箱,泵轴,放气塞,油箱盖,丝堵,其特征在于,在油箱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外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有自动补油器,连接管中心线位于油箱的补油面。所述的自动补油器由悬杆,杯身,连通环座,杯座,排油丝口,连接丝口构成,杯身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上面,杯座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下面,在连通环座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的贯通孔连通连通环座的下底面,在连通环座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在中心孔中部设置有限位腔,限位腔内设置有弹簧,在弹簧内套装有悬杆,悬杆在弹簧处上面设置有锥环,在限位腔上部设置有环形斜面,所述的悬杆上的锥环与环形斜面对应,悬杆的顶端位于杯身顶端的螺纹孔内,在连通环座下面设置有补油管,在杯座侧开设有连接丝口,所述的连接丝口连接连接管。所述的补油管的底部开口面位于连接丝口中心线上。在所述的油箱一侧底面设置连通管,在连通管的外侧连接有管状油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实现自动补油,且能直观地观察油箱中的油面状况,避免误判。



技术特征:

1.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包括油箱,泵轴,放气塞,油箱盖,丝堵,其特征在于,在油箱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外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有自动补油器,连接管中心线位于油箱的补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补油器由悬杆,杯身,连通环座,杯座,排油丝口,连接丝口构成,杯身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上面,杯座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下面,在连通环座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的贯通孔连通连通环座的下底面,在连通环座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在中心孔中部设置有限位腔,限位腔内设置有弹簧,在弹簧内套装有悬杆,悬杆在弹簧处上面设置有锥环,在限位腔上部设置有环形斜面,所述的悬杆上的锥环与环形斜面对应,悬杆的顶端位于杯身顶端的螺纹孔内,在连通环座下面设置有补油管,在杯座侧开设有连接丝口,所述的连接丝口连接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油管的底部开口面位于连接丝口中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箱一侧底面设置连通管,在连通管的外侧连接有管状油标。


技术总结
本技术设计一种泵轴承润滑用自动补油结构,包括油箱,泵轴,放气塞,油箱盖,丝堵,其特征在于,在油箱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有自动补油器,所述的自动补油器由悬杆,杯身,连通环座,杯座构成,杯身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上面,杯座由螺纹连接在连通环座下面,在连通环座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的贯通孔连通连通环座的下底面,在连通环座中部设置有限位腔,内设置有弹簧,在弹簧内套装有悬杆,悬杆的顶端位于杯身顶端的螺纹孔内,在连通环座下面设置有补油管,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实现自动补油,且能直观地观察油箱中的油面状况,避免误判。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张锡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