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5266发布日期:2023-06-29 17:4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水泵,具体涉及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自吸泵在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时,在自吸泵与柴油机中间采用离合器进行连接,以实现对自吸泵的控制。离合器内注有润滑油,工作时离合器内部零件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该热量被润滑油吸收导致润滑油发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会损坏离合器,所以需对润滑油进行水冷却。

2、而目前大部分的冷却装置在使用时,都是通过连接管将自吸泵与离合器冷却注水口连通,再在连接管上安装手动截止阀对连接管进行控制。但自吸泵工作前需要对泵内腔抽真空,这时需要保证泵内腔密封。所以在抽真空时必须保证冷却水连接管道上的手动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当自吸泵正常工作后,泵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冲开单向阀向外排水,这时又需打开冷却管道上的手动截止阀对离合器润滑油进行冷却。如果在泵抽真空前没有关闭手动截止阀,泵不能正常抽水。如果在泵工作后没有打开手动截止阀则离合器高温后会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防止操作人员失误而造成截止阀忘记打开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装置容易出现操作人员失误而造成截止阀忘记打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端安装有自吸泵组件,所述自吸泵组件包括离合器本体,所述离合器本体外侧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通过阀体组件与自吸泵组件连通,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离合器本体进行冷却处理;所述阀体组件包括电动截止阀,所述电动截止阀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连通和关闭。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吸泵组件还包括柴油机组件和水泵组件,所述柴油机组件和水泵组件均安装于固定底板顶端且分别位于离合器本体两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截止阀通过无线电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腔、导热片、第一护盖、第二护盖和散热孔,所述冷却腔开设于离合器本体外表面中部,所述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分别设置于冷却腔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外表面均为弧形且大小与冷却腔大小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片有若干个且均设置于冷却腔内壁,若干所述导热片均为环状结构设计,所述散热孔均匀开设于若干导热片外表面,所述离合器本体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添加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连接管、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开设于水泵组件外表面且与水泵组件内腔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护盖和第一护盖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均与第二护盖和第一护盖内腔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中段均通过电动截止阀安装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动截止阀配合压力传感器,使得该自吸泵在抽真空和使用时,电动截止阀可以自动关闭和打开,增加了整个自吸泵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13、2、同时利用设置的冷却腔配合导热片和散热孔,使得在对离合器本体进行散热处理时,散热效果更好,配合从第一连接管导入的冷却水,进一步的提高了对离合器本体的散热效果,防止离合器本体出现过热的现象,延长了离合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板(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组件还包括柴油机组件(011)和水泵组件(012),所述柴油机组件(011)和水泵组件(012)均安装于固定底板(01)顶端且分别位于离合器本体(013)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012)包括有进水管(021)和排水管(02),所述进水管(021)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022),所述压力传感器(022)与电动截止阀(03)通过无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腔(04)、导热片(041)、第一护盖(042)、第二护盖(043)和散热孔(044),所述冷却腔(04)开设于离合器本体(013)外表面中部,所述第一护盖(042)和第二护盖(043)分别设置于冷却腔(04)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护盖(042)和第二护盖(043)外表面均为弧形且大小与冷却腔(04)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041)有若干个且均设置于冷却腔(04)内壁,若干所述导热片(041)均为环状结构设计,所述散热孔(044)均匀开设于若干导热片(041)外表面,所述离合器本体(013)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添加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管(031)、第一通孔(032)、第二通孔(033)、第二连接管(034)、第一对接头(035)和第二对接头(036),所述第一通孔(032)和第二通孔(033)均开设于水泵组件(012)外表面且与水泵组件(012)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头(035)和第二对接头(036)分别设置于第二护盖(043)和第一护盖(042)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一对接头(035)和第二对接头(036)均与第二护盖(043)和第一护盖(042)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头(035)通过第二连接管(034)与第二通孔(033)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头(036)通过第一连接管(031)与第一通孔(03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031)和第二连接管(034)中段均通过电动截止阀(03)安装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自吸泵离合器冷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顶端安装有自吸泵组件,自吸泵组件包括离合器本体,离合器本体外侧设置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通过阀体组件与自吸泵组件连通,冷却组件用于对离合器本体进行冷却处理;阀体组件包括电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连通和关闭;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动截止阀配合压力传感器,使得该自吸泵在抽真空和使用时,电动截止阀可以自动关闭和打开,增加了整个自吸泵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彭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鹰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