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3661发布日期:2023-07-24 02:5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隔圈,具体是一种隔圈。


背景技术:

1、隔圈是一种环形零件,主要应用在轴承中,其功能为保持两个轴承套圈或者轴承垫圈之间规定的轴向距离的环形圈,其上通常设置有油封槽,填充油封防止泥沙、灰尘、水气等侵入轴承和防止轴承中润滑油漏出从而影响轴承性能,传统隔圈生产制造中,通常为人工将隔圈预制件放置车床进行车削钻孔,定位不准时,会导致隔圈内环壁和外环壁不同轴,在后续轴承装配使用时会影响使用寿命,并且隔圈内环壁与滚子接触侧为尖角,由于隔圈与滚子和轴承套圈之间为挤压安装,在轴承长时间使用后,滚子位置发生偏移,隔圈内部尖角会导致滚子表面破损,故而提出了一种隔圈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所述圆环形隔圈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径向开设有油封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油封槽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部与圆环形隔圈外环壁呈倾斜设置,且对接部与圆环形隔圈外环壁相对侧夹角大于90°。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刻度槽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与圆环形隔圈轴心处呈环形阵列分布。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折弯面为弧形。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折弯部折弯面为弧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隔圈,通过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刻度槽,在隔圈生产加工时,能够通过刻度槽对隔圈轴心进行快速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并且折弯面为弧形,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损伤滚子,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2),所述圆环形隔圈(1)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7),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3),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3)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4),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1)径向开设有油封槽(6),所述圆环形隔圈(1)内环壁与油封槽(6)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与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呈倾斜设置,且对接部(2)与圆环形隔圈(1)外环壁相对侧夹角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刻度槽(7)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与圆环形隔圈(1)轴心处呈环形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4)折弯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5)折弯面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圈,包括圆环形隔圈,所述圆环形隔圈外环壁边缘处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侧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刻度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边缘处设置有滚子对接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滚子对接部相对侧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沿圆环形隔圈径向开设有油封槽,所述圆环形隔圈内环壁与油封槽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折弯部。该隔圈,通过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刻度槽,在隔圈生产加工时,能够通过刻度槽对隔圈轴心进行快速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并且折弯面为弧形,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损伤滚子,达到了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华,张海鹏,郑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诚德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