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9279发布日期:2023-06-10 00:4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蝶阀,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116283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空心蝶板蝶阀,该技术方案中公开了密封面为球面的蝶板,蝶板与阀座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由阀门的工作压力而定,压力越大,过盈量越大,蝶板8设计成透镜形状,外形为球面圆柱面相贯,相贯处用圆角过渡,除轴孔处和外圆周外,其余部分为均匀壁厚为增加蝶板的刚度。

2、虽然该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蝶阀是易腐蚀、易磨损的,球面蝶板虽然提高了阀门的流通能力,且不存留介质,但碎坏后需要对整个蝶板进行更换,较为浪费资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球面的蝶板蝶阀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以解决当前蝶板球面损坏需要整体更换,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包括蝶阀主体及与所述蝶阀主体过盈配合的蝶板本体,所述蝶板本体内部装配有阀芯,所述蝶板本体圆周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外表面为球面;

3、所述密封条对称布置有两个,均与所述蝶板本体嵌入式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蝶阀的蝶板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一体成型的蝶板设计成球面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条与蝶板本体,并通过嵌入式安装将密封条稳定设置在蝶板本体上,保障密封条安装强度的同时,有利于灵活更换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有利于节能减排。

4、优选地,所述密封条两端均通过凹凸结构与所述蝶板本体台肩嵌合连接。

5、优选地,所述蝶板本体台肩终端设有角凸起,所述密封条安装端设有角凹槽,所述角凹槽与所述角凸起嵌合连接。

6、优选地,所述密封条内表面为平面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相对所述蝶阀主体进口一侧的阳面截面倾角大于背离所述蝶阀主体出口一侧的阴面截面倾角。

7、优选地,所述阴面截面长度大于阳面截面长度。

8、优选地,所述阴面靠近根部的位置设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与所述阴面根部形成y形结构的插接部;

9、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密封条内表面组成的安装部与所述蝶板本体圆周上用于所述密封条安装的安装槽构成嵌入式安装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蝶阀的蝶板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一体成型的蝶板设计成球面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条与蝶板本体,并通过嵌入式安装将密封条稳定设置在蝶板本体上,保障密封条安装强度的同时,有利于灵活更换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有利于节能减排。

12、2.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条内表面设置有阳面与阴面,其中,阳面相对蝶阀主体进口一侧布置,并且阳面截面长度小于阴面截面长度,利用该结构形态的密封条在与蝶板本体嵌装后,阳面在流体流通状态的冲击下,具有较小的应力面积,因此强度足够,且阴面长度较长,有利于提高应力面积,嵌装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包括蝶阀主体(1)及与所述蝶阀主体(1)过盈配合的蝶板本体(2),所述蝶板本体(2)内部装配有阀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本体(2)圆周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条(4),所述密封条(4)外表面为球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两端均通过凹凸结构与所述蝶板本体(2)台肩嵌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本体(2)台肩终端设有角凸起,所述密封条(4)安装端设有角凹槽(401),所述角凹槽(401)与所述角凸起嵌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内表面为平面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相对所述蝶阀主体(1)进口一侧的阳面(402)截面倾角大于背离所述蝶阀主体(1)出口一侧的阴面(403)截面倾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面(403)截面长度大于阳面(402)截面长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面(403)靠近根部的位置设有插接凸起(404),所述插接凸起(404)与所述阴面(403)根部形成y形结构的插接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蝶板蝶阀,旨在解决当前蝶板球面损坏需要整体更换,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包括蝶阀主体及与蝶阀主体过盈配合的蝶板,蝶板内部装配有阀芯,蝶板圆周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条外表面为球面;密封条对称布置有两个,均与蝶板嵌入式安装。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蝶阀的蝶板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一体成型的蝶板设计成球面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条与蝶板本体,并通过嵌入式安装将密封条稳定设置在蝶板本体上,保障密封条安装强度的同时,有利于灵活更换密封条。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有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郑长锐,童文龙,吴坚,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联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