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式板簧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1515发布日期:2023-05-17 15:2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三片式板簧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片式板簧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三片式板簧,三片板簧片的每片板簧的长度均相等,重量分布无法适应板簧的使用需求,三片板簧片的长度相等较为笨重,导致三片式板簧的重量较重,力学性能较差。并且,三片式板簧之间彼此紧密连接,每个板簧片的形变空间较小,车辆在空载或低负载时行驶的刚度过高,用户体验不够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片式板簧,该三片式板簧具有轻量化程度高、刚度适中、舒适性好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三片式板簧的车辆。

3、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片式板簧,包括:下主板簧;上主板簧,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的长度相等,所述上主板簧层叠设置于所述下主板簧的上表面;副板簧,所述副板簧层叠安装于所述上主板簧的上表面,所述副板簧的长度小于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的长度;

4、其中,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连且两端相连,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连且两端相连,所述上主板簧与所述下主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和前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所述上主板簧与所述下主板簧的中部和后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所述上主板簧与副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和前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所述上主板簧与所述副板簧的中部和后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片式板簧,具有轻量化程度高、刚度适中、舒适性好等优点。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下主板簧、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的厚度大于均大于两端的厚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上主板簧的两端构造有向所述下主板簧弯折的主簧弯折部,所述主簧弯折部与所述下主板簧间隔开,所述副板簧的两端构造有向所述上主板簧弯折的副簧弯折部,所述副簧弯折部与所述上主板簧间隔开。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下主板簧的两端构造下端板部,所述下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所述上主板簧的两端构造有连接所述主簧弯折部上端板部,所述上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所述下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下端板部分别与所述上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上端板部彼此贴合;所述副板簧的两端构造有连接所述副簧弯折部的副端板部,所述副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且连接于所述上端板部。

9、进一步地,所述副端板部、所述下端板部和所述上端板部均沿水平延伸,所述上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上端板部和所述下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下端板部彼此平齐且均超出所述副端板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上端板部和所述下端板部中的一个设有定位槽且另一个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配合于所述定位槽。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之间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位于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之间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下主板簧的长度均不大于1550mm,所述副板簧的长度不大于1250mm。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副板簧的两端的底部构造成圆角。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三片式板簧。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三片式板簧,具有轻量化程度高、刚度适中、舒适性好等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板簧、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的厚度大于均大于两端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板簧的两端构造有向所述下主板簧弯折的主簧弯折部,所述主簧弯折部与所述下主板簧间隔开,所述副板簧的两端构造有向所述上主板簧弯折的副簧弯折部,所述副簧弯折部与所述上主板簧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板簧的两端构造下端板部,所述下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所述上主板簧的两端构造有连接所述主簧弯折部上端板部,所述上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所述下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下端板部分别与所述上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上端板部彼此贴合;所述副板簧的两端构造有连接所述副簧弯折部的副端板部,所述副端板部的厚度保持不变且连接于所述上端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端板部、所述下端板部和所述上端板部均沿水平延伸,所述上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上端板部和所述下主板簧两端的所述下端板部彼此平齐且均超出所述副端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部和所述下端板部中的一个设有定位槽且另一个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配合于所述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之间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位于所述下主板簧和所述上主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之间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副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板簧和所述下主板簧的长度均不大于1550mm,所述副板簧的长度不大于12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板簧的两端的底部构造成圆角。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片式板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片式板簧和具有其的车辆,三片式板簧包括:下主板簧;上主板簧,下主板簧和上主板簧的长度相等,上主板簧层叠设置于下主板簧的上表面;副板簧,副板簧层叠安装于上主板簧的上表面,副板簧的长度小于下主板簧和上主板簧的长度。其中,下主板簧和上主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连且两端相连,上主板簧和副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连且两端相连,上主板簧与下主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和前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上主板簧与下主板簧的中部和后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上主板簧与副板簧的长度方向中部和前端之间、中部和后端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片式板簧,具有轻量化程度高、刚度适中、舒适性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李军,刘志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