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0586发布日期:2023-05-10 13:2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支吊架,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1、支吊架,是支架和吊架的合称,在各施工环节起着承担各配件及其介质重量、约束和限制建筑部件不合理位移以及控制部件振动等功能,对建筑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抗震支吊架是用于支承机电管线(桥架电缆、风管、水管等)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抗震支吊架可以对建筑管线等设备进行较高程度的保护,避免或极大的减少地震灾害后导致的次生灾害发生,使建筑中的人员和设备财产减少损失。管线一般需要多个支吊架共同吊起和支撑,通过管束箍紧固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中,由于每个支吊架上的管束处在的水平位置会出现偏差,致使左右支吊架的管束难以将管线箍牢,现有设备主要是通过激光测距仪、卷尺等测量工具通过精准测量再通过在支架上打孔用螺栓固定管束,操作复杂,影响工时和建筑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以解决现有设备不方便调节左右支吊架上管束左右对应位置的技术问题。

2、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包括支架和吊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吊架,所述的吊架上部设有吊板,通过吊架与吊板连接使得支架悬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板,所述的滑板上设有箍紧装置,电机带动滑板在滑槽内滑动,使得箍紧装置移动,所述的箍紧装置上设有管线,箍紧装置将管线箍紧。

3、进一步的,所述的箍紧装置包括固定板、抗震座、伸缩杆和管束,所述的滑板上设有固定板,通过将固定板固定在滑板上,使得抗震座固定,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抗震座,所述的抗震座内设有弹簧,所述的伸缩杆贯穿抗震座且与弹簧连接,所述的伸缩杆上设有管束,所述的管束内设有管线,所述的管束通过螺栓固定,管束通过螺栓固定使得管束内的管线被箍紧,当管线收到震动时,伸缩杆下压弹簧且一端向抗震座内移动。

4、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螺纹杆,所述的支架内壁上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内设有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的螺纹杆上设有螺纹套,所述的螺纹套上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滑板底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在轴承内转动,使得螺纹套在螺纹杆上移动,螺纹套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滑板在滑槽内滑动。

5、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上设有辅助吊架,所述的辅助吊架与吊板连接,通过堵住吊架,使得支架被吊的更稳固。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每个支吊架的电机吊动滑板在滑槽内移动,使得箍紧装置在水平上前后移动,通过微调箍紧装置的水平位置,使得左右的支吊架的箍紧装置左右能正对应,调整好位置后将管线放置在每个支吊架的管束内箍紧即可,解决了现有设备不方便调节左右支吊架上管束左右对应位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包括支架(1)和吊架(2),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吊架(2),所述的吊架(2)上部设有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内部设有电机(4),所述的支架(1)上部设有滑槽(5),所述的滑槽(5)内设有滑板(6),所述的滑板(6)上设有箍紧装置,所述的箍紧装置上设有管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箍紧装置包括固定板(8)、抗震座(9)、伸缩杆(10)和管束(11),所述的滑板(6)上设有固定板(8),所述的固定板(8)上设有抗震座(9),所述的抗震座(9)内设有弹簧(12),所述的伸缩杆(10)贯穿抗震座(9)且与弹簧(12)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0)上设有管束(11),所述的管束(11)内设有管线(7),所述的管束(11)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螺纹杆(13),所述的支架(1)内壁上设有轴承(14),所述的轴承(14)内设有螺纹杆(13)的一端,所述的螺纹杆(13)上设有螺纹套(15),所述的螺纹套(15)上设有连接杆(16),所述的连接杆(16)与滑板(6)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辅助吊架(17),所述的辅助吊架(17)与吊板(3)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支吊架,属于支吊架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吊架,支架上设有吊架,吊架上部设有吊板,支架内部设有电机,支架上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箍紧装置,箍紧装置上设有管线,箍紧装置包括固定板、抗震座、伸缩杆和管束,滑板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抗震座,抗震座内设有弹簧,伸缩杆贯穿抗震座且与弹簧连接,伸缩杆上设有管束,管束内设有管线,管束通过螺栓固定。解决了现有设备不方便调节左右支吊架上管束左右对应位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万青,李超,胡尊南,朱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