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6112发布日期:2023-05-25 03:2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1、常见的车辆悬架用减振器中设置有伸张阀、压缩阀、补偿阀和流通阀。当车架(或者承载式车身)与车桥相对运动时,减振器的活塞将在缸筒内作往复运动,工作腔中的油液将会通过各阀系,从而产生阻尼力来衰减来自地面和发动机的振动与冲击。其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各阀件阀片组弹性的大小。

2、现有的阻尼可调减振器形式有很多种,如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变减振器以及节流孔可变阻尼减振器等,主要是通过改变阻尼器的物理参数实现的,一是通过改变阻尼器中的流体介质来实现,二是通过改变节流孔的面积来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多为外接供电装置或直接利用步进电机实现上述功能,成本较高,并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通过本阻尼减振器的并联双油路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总成阻尼力需求的独立调节。

2、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活塞杆、控制阀总成和活塞阀,所述活塞阀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振器缸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阀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减振器缸体的顶部,并能相对于所述减振器缸体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控制阀总成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通过调节过油截面实现阻尼力调节;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为并联设置。

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

5、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

6、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阀的油路上设有阀片结构,用于油路导通控制。

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的油路上设有过油截面调节装置,用于完成油路导通控制。

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阀总成包括动力装置、驱动组件、调节装置和引油端盖;所述引油端盖设有连通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驱动组件与调节装置连接,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所述调节装置完成引油端盖内油路过油截面调节;所述驱动组件由所述动力装置提供驱动力。

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装置为线圈,所述驱动组件为铁芯。

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器缸体顶端设有导向装置,且所述导向装置套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侧,用于完成活塞杆的导向。

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减振器缸体的腔体内部。

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调节阻尼减振器为单筒减振器结构或多筒减振器结构

13、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并联设置,有利于压缩减振器的整体轴向尺寸,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时,可提供双流通路径,提升减振器总成的调节响应速度;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时,本实用新型减振器可以针对不同的阻尼力需求,实现独立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1)、活塞杆(2)、控制阀总成(4)和活塞阀(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与活塞阀(5)设有相同的阻尼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与活塞阀(5)设有不同的阻尼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5)的油路上设有阀片结构,用于油路导通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的油路上设有过油截面调节装置,用于完成油路导通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总成(4)包括动力装置(42)、驱动组件(43)、调节装置(44)和引油端盖(4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42)为线圈,所述驱动组件(43)为铁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缸体(1)顶端设有导向装置(3),且所述导向装置(3)套接于所述活塞杆(2)的外侧,用于完成活塞杆(2)的导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3)设置于所述减振器缸体(1)的腔体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阻尼减振器为单筒减振器结构或多筒减振器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所述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活塞杆、控制阀总成和活塞阀,所述活塞阀套接于所述控制阀总成外侧并将所述减振器缸体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振器缸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阀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所述控制阀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减振器缸体的顶部,并能相对于所述减振器缸体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控制阀总成上设有选择导通所述减振器缸体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的油路。本技术中所述控制阀总成与活塞阀的油路并联设置,有利于压缩减振器的整体轴向尺寸,为悬架系统的提供更多布局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李文川,张林,汪文杰,魏轲,吴彦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