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75253发布日期:2023-08-01 21: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药残留检测,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障碍,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对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同时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销售。而不管是简便、经济、实时的现场快速检测还是实验室内大型仪器的常规检测,都首先需要进行样品的缩分和制备。农药残留的检测和分析需要准确地对农产品样品进行采样,采样(又称取样、抽样)就是从原料或产品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本,对整批食品的质量进行估计。在化学定量检测过程中,采样的精度通常是影响检测准确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已陆续出台了关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新鲜水果和蔬菜采样方法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目前,国外已有专门针对农药残留采样环节的标准,例如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cac/gl50-2004抽样通用指南》以及欧盟的标准《动植物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官方控制的采样方法》,其中对大宗产品的取样和样品数量进行了规定,侧重于抽样和样品的整体处理;国内关于农药残留检测的38项国标和33项行业标准中的ny/t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也是针对农药残留检测中采样环节的,在gb/t8855-2008《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和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对蔬菜样品取样过程中的样品处理进行了规定,如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取样品1g,放入烧杯或提取瓶中等;

2、如公开号为cn110346489a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包括进样器、柱温箱、点火燃烧系统、检测器、物联网平台和进样检测模块盒,检测器与物联网平台通过无线自组网连接。本发明可根据不同样品的信号数据与基线生成比对数据,并可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能差异,实现梯度工作顺序,可实现各种物质分离,并精确分析出其中所含物质的特性,比例,浓度等,检测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相对应领域,可实现快速进样,可对进样器顶部的双层隔离,可有效保证样品检测的精确性;检测数据随时无线传至农产品安全检测物联网数据库,可以家庭使用,也可以用于生产企业自检;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对不同生产线上的不同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为了方便在不同的生产线之间进行移动,市面上也存在底部简单安装带锁行走轮的方式提供移动,但是因轮子与地面接触摩擦面积较小,存在较高的因误碰发生位移的风险,停放稳定性较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向下运动,使得万向轮向下运动,万向轮在向下运动时,与地面形成支撑,从而可以通过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使得装置能够便于进行移动;

2、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和万向轮向上运动,使得支撑座通过垫圈与地面形成支撑,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因误碰发生位移的风险。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4、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具体包括: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和固定壳体,所述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壳体对称设置在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的两侧,所述固定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固定底座的两侧固定,所述固定壳体底部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贯穿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带动垫圈升降的升降机构。

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对称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内部的螺纹杆,所述固定壳体内壁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限位块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

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分别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底部分别与滑柱顶部转动连接。

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对称固定有t形滑块,所述固定壳体内壁的顶部分别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的内部。

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的中间位置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侧面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分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啮合。

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动杆侧面的底部固定有涡轮,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俩个输出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分别与涡轮啮合。

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垫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向下运动,使得万向轮向下运动,万向轮在向下运动时,与地面形成支撑,从而可以通过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使得装置能够便于进行移动。

13、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和万向轮向上运动,使得支撑座通过垫圈与地面形成支撑,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因误碰发生位移的风险。

14、在装置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向下运动,使得万向轮向下运动,万向轮在向下运动时,与地面形成支撑,从而可以通过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使得装置能够便于进行移动,当装置不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和万向轮向上运动,使得支撑座通过垫圈与地面形成支撑,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因误碰发生位移的风险;

15、双头电机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杆在转动时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转动时通过与涡轮啮合,带动涡轮进行转动,涡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第二传动杆在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在转动时带动两侧的第二锥齿轮往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移动块往复运动,移动块运动时通过驱动板带动滑柱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1)和固定壳体(2),所述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底座(3),所述固定壳体(2)对称设置在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1)的两侧,所述固定壳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固定底座(3)的两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对称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2)内部的螺纹杆(14),所述固定壳体(2)内壁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块(5),所述螺纹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限位块(5)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限位块(5)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1)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移动块(16)分别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16)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驱动板(17),所述驱动板(17)的底部分别与滑柱(13)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6)的顶部对称固定有t形滑块(19),所述固定壳体(2)内壁的顶部分别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15),所述t形滑块(19)分别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1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的内部的中间位置纵向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8),所述第二传动杆(8)侧面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第一锥齿轮(18)分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20)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8)侧面的底部固定有涡轮(9),所述固定底座(3)的内部固定有双头电机(6),所述双头电机(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分别与涡轮(9)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垫圈(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包括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和固定壳体,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底座,固定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固定底座的两侧固定,固定壳体底部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贯穿物联网农药残留检测系统主体的底部,支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固定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带动垫圈升降的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柱和万向轮向上运动,使得支撑座通过垫圈与地面形成支撑,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因误碰发生位移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冯准,陈龙,甘新,莫薇,余弦,梁艳,张文明,王秀红,陈庆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港市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