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

文档序号:35244276发布日期:2023-08-25 09:4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

本发明涉及导向吸能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1、导向吸能结构是一种用于在发生碰撞时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的装置,其主要的目的是减少两个物体碰撞时产生的损伤。

2、现有的导向吸能结构主要采用的缓冲方式为承载物的内部安装弹簧,使用弹簧的弹性将冲击机进行吸收,但是这种缓冲的方式是冲击物直接向承载物的内部进行冲击,其给弹簧缓冲时间非常的短,对于弹簧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弹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冲击力越大,其内部弹簧能承受的作用力越大,对于整个弹簧的损害越大,会使得的导向吸能结构的缓冲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冲击物直接向承载物的内部进行冲击,其给弹簧缓冲时间非常的短,对于弹簧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弹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冲击力越大,其内部弹簧能承受的作用力越大,对于整个弹簧的损害越大,会使得的导向吸能结构的缓冲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包括有冲击杆,设置在冲击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冲击杆下方的承载杆,设置在承载杆内部的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的弹簧,冲击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第一凹槽的外侧连通有第二凹槽,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冲击杆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四凹槽,冲击杆的下方内部设置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

3、优选的,第二凹槽的宽度与限位杆的宽度一致,且第二凹槽为波浪形结构制成的结构,使得限位杆在第二凹槽的内部进行运动。

4、优选的,冲击杆为圆柱形结构制成的构件,且冲击杆的宽度与第一凹槽的宽度一致,使得冲击杆在第一凹槽的内部进行转动。

5、优选的,第四凹槽为环形凹槽,且第四凹槽上方冲击杆的部分宽度与第三凹槽的宽度一致,使得冲击杆在第四凹槽的内部进行转动。

6、优选的,第五凹槽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板的宽度一致,且第二连接板与弹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第二连接板在第五凹槽的内部进行转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和第二凹槽,使得冲击杆在发生冲击时会发生转到,进而使得冲击杆发生转动,在下降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延长了下降冲击力的时间,使得缓冲效果更好,从而达到了使缓冲效果更好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包括有冲击杆(1),设置在冲击杆(1)上方的第一连接板(2),设置在冲击杆(1)下方的承载杆(3),设置在承载杆(3)内部的第一凹槽(4),设置在第一凹槽(4)内部的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杆(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第一凹槽(4)的外侧连通有第二凹槽(7),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8),所述冲击杆(1)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四凹槽(9),所述冲击杆(1)的下方内部设置有第五凹槽(10),所述第五凹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7)的宽度与限位杆(6)的宽度一致,且第二凹槽(7)为波浪形结构制成的结构,使得限位杆(6)在第二凹槽(7)的内部进行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杆(1)为圆柱形结构制成的构件,且冲击杆(1)的宽度与第一凹槽(4)的宽度一致,使得冲击杆(1)在第一凹槽(4)的内部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9)为环形凹槽,且第四凹槽(9)上方冲击杆(1)的部分宽度与第三凹槽(8)的宽度一致,使得冲击杆(1)在第四凹槽(9)的内部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槽(10)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板(11)的宽度一致,且第二连接板(11)与弹簧(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第二连接板(11)在第五凹槽(10)的内部进行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导向吸能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导向吸能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冲击物直接向承载物的内部进行冲击,其给弹簧缓冲时间非常的短,对于弹簧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弹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冲击力越大,其内部弹簧能承受的作用力越大,对于整个弹簧的损害越大,会使得的导向吸能结构的缓冲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和第二凹槽,使得冲击杆在发生冲击时会发生转到,进而使得冲击杆发生转动,在下降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延长了下降冲击力的时间,使得缓冲效果更好,从而达到了使缓冲效果更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宋健,王孟康,姜敬谦,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