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3816发布日期:2023-10-08 01: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齿轮传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1、其中现有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其啮合部分的轮齿存在一定间隙(侧隙),具体如9所示,因此当齿轮传动反转时,其中在预定时间存在空程状态,而这间隙越大这空程状态越长,反之则越短。而在一些高精度领域内,需要确保啮合部分的轮齿不存在间隙,进而满足即时传动,进齿轮反转时能够立马响应,从而满足某些高精度领域内的传动需求,虽然现有市面也有一些能够调整齿轮间隙的齿轮组,但当调整后的齿轮受压错位时,用户无法第一时间得知,进而导致产生无法生产需求,进而产生损失。另外啮合部分的轮齿的间隙越大,则齿轮反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则越大,因此小间隙能够降低齿轮反转时所产生的噪音。

2、因此提供一种检测调整侧隙后的齿轮是否出现偏移、能够实现齿轮无侧隙传动、布局合理,实用性高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测调整侧隙后的齿轮是否出现偏移、能够实现齿轮无侧隙传动的优势。

2、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包括一装配件、厚齿件和一薄齿件,所述装配件具有一连接端和一抵靠端,所述厚齿件套设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抵靠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薄齿件也套设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厚齿件相接触,且所述薄齿件被设置能够调整预定角度,以实现减少齿轮侧隙或无侧隙的目的。

3、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包至少两检测组件,两所述检测组件均被设置所述薄齿件上,并被设置能够检测薄齿件是否出现反转。

4、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包括:

6、一装配件,所述装配件具有一连接端和一抵靠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抵靠端相连,且所述连接端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一连接孔;

7、一厚齿件,所述厚齿件套设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抵靠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厚齿件还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一腰形槽,多个所述第一腰形槽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

8、一薄齿件,所述薄齿件也套设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厚齿件相接触,且所述薄齿件还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二腰形槽,多个所述第二腰形槽与多个所述第一腰形槽一一对应;

9、多个紧固件,多个紧固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腰形槽一一对应,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腰形槽、所述第一腰形槽,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同时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挤压所述薄齿件背离所述厚齿件的一侧;

10、其中,所述薄齿件被设置可转动预定角度,以使得所述薄齿件的轮齿与所述厚齿件的轮齿出现错位。

11、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还具有两上下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厚齿件还具有上下设置的第四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五连接孔,两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两所述第五连接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应,所述薄齿件具有两上下设置的第六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七连接孔,两所述第六连接孔与两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两所述第七连接孔与两所述第五连接孔相对应。

12、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五连接孔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七连接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尺寸。另外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尺寸与第六连接孔的尺寸一致,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尺寸。

13、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第一插入件,两所述第一插入件与两所述第六连接孔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六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并被置于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六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均与所述第一插入件紧配。

14、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第二插入件,两所述第二插入件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并被置于所述第七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均与所述第二插入件紧配。

15、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二插入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均与所述第七连接孔相连通,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检测组件,至少两所述检测组件分别被置于两安装槽内。

16、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所述插入件的端部还至少两插入孔,至少两所述插入孔与至少两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17、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检测组件包括一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一转动杆和一挤压管,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插入孔螺纹连接,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被置于外部,且所述挤压管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挤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管活动连接。

18、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挤压管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挤压板靠近所述挤压管的一侧还具有一受压端,且所述受压端具有一引导面,且所述挤压管的顶部并靠近受压端的一侧具有以挤压面,所述挤压面与所述引导面相接触。

19、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两弹性件和一检测元件,两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均与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移动板设有所述受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以确保所述移动板能够复位,且所述检测元件通过外部螺钉固定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且所述检测组件背离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具有一检测探头,且所述检测探头被设置可与形成所述第七连接孔的壁面接触。

20、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21、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且所述连接端还具有两上下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厚齿件还具有上下设置的第四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五连接孔,两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两所述第五连接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应,所述薄齿件具有两上下设置的第六连接孔和两左右设置的第七连接孔,两所述第六连接孔与两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两所述第七连接孔与两所述第五连接孔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五连接孔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七连接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尺寸。另外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尺寸与第六连接孔的尺寸一致,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第一插入件,两所述第一插入件与两所述第六连接孔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插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六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并被置于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六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均与所述第一插入件紧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第二插入件,两所述第二插入件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并被置于所述第七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均与所述第二插入件紧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二插入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均与所述第七连接孔相连通,所述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检测组件,至少两所述检测组件分别被置于两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所述插入件的端部还至少两插入孔,至少两所述插入孔与至少两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每一检测组件包括一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一转动杆和一挤压管,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插入孔螺纹连接,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被置于外部,且所述挤压管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挤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管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每一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挤压管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挤压板靠近所述挤压管的一侧还具有一受压端,且所述受压端具有一引导面,且所述挤压管的顶部并靠近受压端的一侧具有以挤压面,所述挤压面与所述引导面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每一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两弹性件和一检测元件,两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均与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移动板设有所述受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以确保所述移动板能够复位,且所述检测元件通过外部螺钉固定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且所述检测组件背离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具有一检测探头,且所述检测探头被设置可与形成所述第七连接孔的壁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齿轮传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其中可调侧隙的齿轮组件,包括装配件,装配件具有连接端和抵靠端,连接端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一连接孔;厚齿件,厚齿件还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一腰形槽,多个第一腰形槽与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薄齿件,薄齿件还具有多个均布的第二腰形槽,多个第二腰形槽与多个第一腰形槽一一对应;多个紧固件,多个紧固件分别与多个第二腰形槽一一对应,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腰形槽、第一腰形槽,并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紧固件的另一端挤压薄齿件上。本发明能通过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测调整侧隙后的齿轮是否出现偏移、能够实现齿轮无侧隙传动、布局合理,实用性高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仁英精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