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1092发布日期:2023-08-24 19:5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


背景技术:

1、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长距离连续运输装备,具有输送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用性强等优点,广泛用于矿山、冶金、建材、港口、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通常较为恶劣,重载、疲劳、腐蚀、高温等因素使其核心零部件和重要机械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必将影响整个设备的生产作业,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瘫痪,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2、轴承座作为安装轴承与输送机滚筒轴的承载体,如果轴承座散热效果不好,将会导致轴承内部聚热,影响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轴承座散热效果不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机上的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内转动连接有输送机滚筒轴,所述轴承座本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轴承座本体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出液口之间连接有能够使冷却液在外界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

4、所述储液腔内安装有隔板,所述进液口、出液口靠近隔板设置且位于隔板两侧。

5、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位于轴承座本体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体,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腔体内的一端安装有能够带动冷却液在壳体内进出的叶轮,所述壳体设有进液端、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与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端与进液口连通,所述转轴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组件。

6、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同轴固接在输送机滚筒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转轴同轴固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

7、所述进液端通过进液管道与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端通过出液管道与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道及进液管道均为导热金属管,所述导热金属管暴露在空气中。

8、所述导热金属管外圆周固接有翅片。

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的轴承座本体具有储液腔结构,其内部填充有冷却液,通过循环机构使冷却液在轴承座本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循环流动,利用冷却液将轴承座本体吸收的轴承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达到对轴承座本体及轴承散热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机上的轴承座本体(1),所述轴承座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输送机滚筒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内设有储液腔(2),所述储液腔(2)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轴承座本体(1)设有与储液腔(2)连通的进液口(3)、出液口(11),所述进液口(3)、出液口(11)之间连接有能够使冷却液在外界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2)内安装有隔板(12),所述进液口(3)、出液口(11)靠近隔板(12)设置且位于隔板(12)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位于轴承座本体(1)外侧的壳体(6),所述壳体(6)具有腔体(7),所述壳体(6)转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位于腔体(7)内的一端安装有能够带动冷却液在壳体(6)内进出的叶轮(8),所述壳体(6)设有进液端、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与出液口(11)连通,所述出液端与进液口(3)连通,所述转轴(9)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同轴固接在输送机滚筒轴(15)上的第一齿轮(13),所述转轴(9)同轴固接有与第一齿轮(13)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通过进液管道(10)与出液口(11)连通,所述出液端通过出液管道(5)与进液口(3)连通,所述出液管道(5)及进液管道(10)均为导热金属管,所述导热金属管暴露在空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管外圆周固接有翅片(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机上的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内转动连接有输送机滚筒轴,所述轴承座本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轴承座本体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出液口之间连接有能够使冷却液在外界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本装置的轴承座本体具有储液腔结构,其内部填充有冷却液,通过循环机构使冷却液在轴承座本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循环流动,利用冷却液将轴承座本体吸收的轴承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达到对轴承座本体及轴承散热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红,崔以东,祝善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星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