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

文档序号:35417276发布日期:2023-09-10 03: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

本申请涉及液压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


背景技术:

1、在液压传动中,当压力油流经液压换向阀的圆柱滑阀结构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径向不平衡力使阀芯卡死,称为“液压卡紧”。“液压卡紧”在液压换向阀使用过程中时有发生,轻微的“液压卡紧”会大大增加阀芯移动时的阻力,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受控系统部件滞后并导致液压设备故障。如果液压换向阀的阀芯运动是由电磁力驱动,一旦阀芯“卡死”,交流电磁铁极易损坏,且“液压卡紧”也会加速液压换向阀的滑阀磨损,降低液压换向阀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液压换向阀在遇到阀芯卡死后,很难解除“液压卡紧”,因此亟需一种容易解除液压换向阀“液压卡紧”问题的换向阀,避免在液压换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因“液压卡紧”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而影响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旨在解决现有的液压换向阀在遇到阀芯卡死后,很难解除“液压卡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所述回转振荡换向阀为液压换向阀结构,包括:阀体、驱动机构、回转机构和振荡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并形成对应的工作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振荡机构连接;

3、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回转机构;

4、所述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振荡机构做回转运动;

5、所述振荡机构用于控制振荡机构的主阀芯做直线往复运动;

6、所述阀体上分别开设有工作油口、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和供油口,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回转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供油口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

7、可选地,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液道和第二液道,所述第一液道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液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道的侧面连通形成侧孔,所述第二液道的一端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液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的表面形成第二进液口,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二液道连通,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二液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侧孔与所述供油口之间。

8、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液口处和所述调节孔处分别设有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调节孔过盈配合。

9、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副阀芯、连杆、顶针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封堵组件;

10、所述副阀芯滑动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副阀芯与所述回转机构之间通过所述连杆连接;

11、所述副阀芯的内部设有副阀芯空腔,所述副阀芯空腔为腔体结构,所述副阀芯的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顶针组件相对应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副阀芯空腔连通,所述顶针组件与所述出液孔间隙配合,所述副阀芯的第二端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副阀芯空腔连通,所述进液孔与所述供油口连通;

12、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副阀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封堵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副阀芯空腔内,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副阀芯的第二端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接触,所述封堵组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内径,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孔在所述副阀芯空腔内形成的开口。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均为弹簧。

14、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内,所述阻尼组件位于所述副阀芯的第二端一侧,所述阻尼组件呈圆柱状,所述阻尼组件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小于第一液道的内径,所述阻尼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过盈配合。

15、可选地,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套筒、齿轮和齿条轴,所述齿条轴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所述齿条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齿条轴与所述齿轮齿轮齿条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主阀芯间隙配合。

16、可选地,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电磁线圈、主阀芯和第三弹性组件,所述主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主阀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对接,所述电磁线圈包裹所述主阀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组件的对接部分。

17、可选地,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处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18、可选地,所述工作油口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油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回油口至少一个,所述供油口至少一个。

19、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所述回转振荡换向阀为液压换向阀结构,包括:阀体、驱动机构、回转机构和振荡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并形成对应的工作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振荡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振荡机构做回转运动;所述振荡机构用于控制振荡机构的主阀芯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阀体上分别开设有工作油口、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和供油口,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回转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供油口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的工作腔连通;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带动振荡机构做回转运动,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换向阀在遇到阀芯卡死后,很难解除“液压卡紧”问题,避免在液压换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因“液压卡紧”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而影响生产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所述回转振荡换向阀为液压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驱动机构、回转机构和振荡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并形成对应的工作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振荡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液道(28)和第二液道(29),所述第一液道(28)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液道(2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道(29)的侧面连通形成侧孔,所述第二液道(29)的一端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液道(29)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的表面形成第二进液口,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二液道(29)连通,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二液道(29)的连通处位于所述侧孔与所述供油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处和所述调节孔处分别设有第一堵头(6)和第二堵头(30),所述第一堵头(6)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堵头(30)与所述调节孔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副阀芯(3)、连杆(19)、顶针组件(20)、第一弹性组件(23)、第二弹性组件(24)和封堵组件(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3)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4)均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阻尼组件(22),所述阻尼组件(22)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内,所述阻尼组件(22)位于所述副阀芯(3)的第二端一侧,所述阻尼组件(22)呈圆柱状,所述阻尼组件(22)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小于第一液道(28)的内径,所述阻尼组件(22)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腔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套筒(15)、齿轮(16)和齿条轴(17),所述齿条轴(17)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所述齿条轴(17)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齿条轴(17)与所述齿轮(16)齿轮齿条连接,所述套筒(15)与所述齿轮(16)连接,所述套筒(16)与所述主阀芯(8)间隙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电磁线圈(7)、主阀芯(8)和第三弹性组件(27),所述主阀芯(8)的第一端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主阀芯(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组件(27)对接,所述电磁线圈(7)包裹所述主阀芯(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组件(27)的对接部分。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8)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处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振荡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口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油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回油口至少一个,所述供油口至少一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转振荡换向阀,所述回转振荡换向阀为液压换向阀结构,包括:阀体、驱动机构、回转机构和振荡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和所述振荡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并形成对应的工作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振荡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振荡机构做回转运动;所述振荡机构用于控制振荡机构的主阀芯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配合带动振荡机构做回转运动,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换向阀在遇到阀芯卡死后,很难解除“液压卡紧”问题,避免在液压换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因“液压卡紧”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而影响生产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杜雨轩,冷真龙,杨保成,杨志,梁军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