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7199发布日期:2023-12-15 02: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众多离岸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出于经济和环保等原因,越来越多的离岸天然气管网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在离岸天然气管网出现局部破损,且破损处管网外压力小于管网内压力时,管网中带压的天然气从破损处逸出;而当破损处管网内压力小于管网外压力时,海水将进入管网,并使管网内凝析油等轻于水的物质漂浮到管网内高部位,这个时候凝析油有逸出并在海面形成大片油膜的风险。逸出的天然气和凝析油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可能引起火灾,可能造成恐慌。天然气管网的破损,影响相关油气田的正常生产。

2、对离岸天然气管网破损处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堵漏和永久性维修。而永久维修前需要对气管道内的凝析油等易燃易爆物质,以及可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的物质进行置换、清洗,置换、清洗前一般考虑对破损处进行堵漏。现有的堵漏方法主要是管外打卡子。打卡子依赖于工程船舶,而运营离岸天然气管网的公司很难把控工程船舶的锁定、调度、动复员等事项,打卡子的及时性受限;且当破损处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打卡子效果很差,离岸管网的运维需要新的堵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改善现有离岸天然气管网破损堵漏方法的处理效果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ⅰ)规划离岸天然气管网的堵漏体配备时,根据管网中各管段管径,选择堵漏体的尺寸、形状;

5、(ⅱ)根据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选择堵漏体材质;

6、(ⅲ)当离岸天然气管网破损时,就近通过清管球发射器发射堵漏体,通过管网内外压差把堵漏体从管道内部压到破损处,以进行破损处的堵漏。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堵漏体为正四面体形状和/或圆盘形状。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四面体堵漏体的边长为破损处管段管径的1/3;圆盘形堵漏体直径为破损处管段管径的2/3,厚度为破损处壁厚的1/2。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堵漏体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材料。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堵漏体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根据管网运行压力确定。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低于8mpa,所述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为120kg/m3;当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高于8mpa,所述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为160kg/m3。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堵漏体配备的数量范围为10个正四面体堵漏体和4个圆盘形堵漏体。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对离岸天然气管网破损处理效果的堵漏方法,通过清管球发射器发射堵漏体,从管道内部进行堵漏,而不是从管道外部进行堵漏,堵漏体定位精准,可快速堵漏,且堵漏效果好,为后续工程船舶的就位、破损处的调查、打卡的尝试、管道内的置换和清洗、管网永久性维修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体为正四面体形状和/或圆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堵漏体为正四面体时;正四面体堵漏体的边长为破损处管段管径的1/3;当所述堵漏体为圆盘形时,圆盘形堵漏体直径为破损处管段管径的2/3,厚度为破损处壁厚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体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体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根据管网运行压力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低于8mpa,所述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为120kg/m3;当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高于8mpa,所述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密度为160kg/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体的配备数量范围为10个正四面体堵漏体和4个圆盘形堵漏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岸天然气管网局部破损处的堵漏方法,首先在规划离岸天然气管网时,根据管网中各管段管径和运行压力,选择堵漏体的尺寸、形状和材质,然后在离岸天然气管网破损时,就近通过清管球发射器发射堵漏体,通过管网内外压差把堵漏体从管道内部压到破损处,以进行破损处的堵漏。本发明通过清管球发射器发射堵漏体,从管道内部进行堵漏,而不是从管道外部进行堵漏,堵漏体定位精准,可快速堵漏,且堵漏效果好,为后续工程船舶的就位、破损处的调查、打卡的尝试、管道内介质的置换和清洗、管网永久性维修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余俊雄,李春勇,丰元洲,张继伟,黄永锋,王伟,张宗超,鲁瑜,王立秋,李贵旺,彭湘桂,邹啁,张威,孙春孝,任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