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1918发布日期:2024-02-02 21:2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1、可倾瓦滑动轴承是稳定性最好的一种轴承形式,通常由4、5或更多个内孔浇注巴氏合金的可倾瓦块组成,可倾瓦块能随载荷和速度的变化摆动调整瓦块斜度,在轴颈周围形成多油楔,每块瓦块的瓦背弧与轴承本体内孔为线接触,工作时可以摆动调整油膜间隙故可倾瓦轴承具有良好的减振性。

2、目前径向可倾瓦滑动轴承通常由轴承本体、盖板及轴承本体内部的可倾导瓦等结构构成。在离心式压缩机中,常用的是径向可倾倒轴承,这种轴承的瓦块在机组中承担径向载荷,瓦块绕着各自支点可以摆动,各瓦块的支点直接与轴承体的内孔表面接触;瓦块在承担载荷的时候,会与轴颈自动形成一个楔形间隙,在楔形间隙中,充满了油膜形成油楔,径向可倾瓦轴承正是依靠这种油膜承受载荷。

3、传统的可倾瓦滑动轴承中瓦块仅依靠支点直接与轴承体的内孔表面接触,其余端面与轴承体的内孔表面之间预留有可使其摆动的间隙,未设置对瓦块进行承托的缓冲结构,瓦块在摆动过程中多数直接与轴承体的内孔表面直接接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瓦块承受较大的载荷力,容易对瓦块造成损耗而影响后续调心使用。

4、为此,我们提出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并采用可倾瓦滑动轴承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问题,现提供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是在相邻两个可倾导瓦之间增设与其端部滑动接触且与轴承体内壁相衔接的弹性体,在轴颈正常运行状态下,弹性体对可倾导瓦端部起到托举作用,当轴颈出现轻微不对中或变化时,可倾导瓦在自摆调调心过程中,弹性体对可倾导瓦在摆动过程中对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抵抗轴颈对可倾导瓦所造成的过大振动力,且配合可倾导瓦还对轴颈本身起到微调导向作用,而注入弹性体两个缓冲槽内的润滑油形成内外两层油膜,进一步提高了其抗压减振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包括轴承体,所述轴承体外侧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内端壁开设有用于轴承体嵌设安装的内安装槽,所述轴承体内孔端面环形分布有多个可倾导瓦,多个所述可倾导瓦内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嵌设于轴承体内孔端面上的摆动凸头,相邻两个所述可倾导瓦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于轴承体内孔端壁上的弹性体,相邻两个所述可倾导瓦的端部分别活动贴合于弹性体上侧两端面;

3、所述轴承套外端壁环形开设有延伸至轴承体内孔端壁处的进油孔,多个所述进油孔与多个弹性体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进油孔处插设有延伸至弹性体内的注油管柱,所述弹性体上开设有多个与注油管柱相连通且延伸至其外端壁的排油孔,所述轴承套前后端壁还固定嵌设安装有与轴承体外壁相抵设置的盖板。

4、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体、轴承套均设置成上下相互对接的半环形结构,上下两个所述轴承套之间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可倾导瓦与弹性体配合结构前后端面相齐平设置且位于轴承体内侧,所述轴承套前后端壁上开设有用于盖板密封安装的外安装槽,所述盖板内端面开设有呈阶梯状结构的环形槽,且盖板内端面由外至内分别与外安装槽、轴承体、可倾导瓦相抵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体内孔端面开设有用于摆动凸头转动的活动槽,所述摆动凸头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内套设有活动贯穿至轴承体外侧的转动轴,可倾导瓦与轴承体内壁之间预留有摆动空间,实现可倾导瓦能够沿转动轴左右摆动。

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中部的环形槽上开设有与转动轴位置相匹配的转动槽,且转动轴外端贯穿至转动槽内,实现对轴承体与多个可倾导瓦、弹性体的配合结构进行密封对接安装,且盖板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多个可倾导瓦所形成的内孔直径,不影响位于多个可倾导瓦内侧轴颈的安装。

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承托瓣、内缓冲瓣、外缓冲瓣,且承托瓣、内缓冲瓣、外缓冲瓣的弧形长度逐渐增大且均固定连接在轴承体内孔端壁上。

9、进一步的,所述外缓冲瓣与内缓冲瓣均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且远离轴承体内壁一侧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承托瓣、内缓冲瓣、以及外缓冲瓣两两之间均形成缓冲槽,所述外缓冲瓣远离内缓冲瓣一侧的外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与可倾导瓦端部相匹配的斜度滑槽,且可倾导瓦端部呈与斜度滑槽滑动嵌设接触的倒圆角型结构,外缓冲瓣远离轴承体一侧的中部外端壁与可倾导瓦内壁处于同一个圆周面上,外缓冲瓣设置于相邻两个可倾导瓦端部之间并与其相滑动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柱内端贯穿承托瓣并延伸至位于内侧的缓冲槽内,所述排油孔均匀开设于内缓冲瓣与外缓冲瓣中部端壁,且排油孔内外贯穿设置,利用注油管柱向缓冲槽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充盈两个缓冲槽内再由排油孔导入外缓冲瓣外侧,并在轴颈外端面以及可倾导瓦之间形成油膜。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2、(1)本方案是通过在相邻两个可倾导瓦之间增设与且端部滑动接触且与轴承体内壁相衔接的弹性体,多个弹性体环形均等分布,在轴颈正常运行状态下,弹性体对可倾导瓦端部起到托举作用,当轴颈出现轻微不对中或变化时,可倾导瓦随轴颈载荷和速度变化摆动调整其斜度来实现调心功能,此时,弹性体对可倾导瓦在摆动过程中对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抵抗轴颈对可倾导瓦所造成的过大振动力,在调心过程中不仅对可倾导瓦起到缓冲承托作用,配合可倾导瓦还对轴颈本身起到微调导向作用。

13、(2)本方案结合上述第一点,对弹性体进行进一步优化,弹性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承托瓣、内缓冲瓣、外缓冲瓣,承托瓣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对内缓冲瓣、外缓冲瓣的弹性配合结构起到机械支撑作用,承托瓣、内缓冲瓣、外缓冲瓣两两之间形成缓冲槽,弹性体与插设在进油孔内的注油管柱相连通设置,便于将润滑油导至轴颈与可倾导瓦端壁之间形成第一道油膜,注入缓冲槽内的润滑油同样形成内外两层第二道油膜,配合弹性体上的外缓冲瓣、内缓冲瓣配合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弹性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其抗压减振效果。



技术特征:

1.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包括轴承体(1),轴承体(1)外侧套设有轴承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3)内端壁开设有用于轴承体(1)嵌设安装的内安装槽(301),所述轴承体(1)内孔端面环形分布有多个可倾导瓦(2),多个所述可倾导瓦(2)内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嵌设于轴承体(1)内孔端面上的摆动凸头(4),相邻两个所述可倾导瓦(2)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于轴承体(1)内孔端壁上的弹性体,相邻两个所述可倾导瓦(2)的端部分别活动贴合于弹性体上侧两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1)、轴承套(3)均设置成上下相互对接的半环形结构,上下两个所述轴承套(3)之间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倾导瓦(2)与弹性体配合结构前后端面相齐平设置且位于轴承体(1)内侧,所述轴承套(3)前后端壁上开设有用于盖板(9)密封安装的外安装槽(302),所述盖板(9)内端面开设有呈阶梯状结构的环形槽,且盖板(9)内端面由外至内分别与外安装槽(302)、轴承体(1)、可倾导瓦(2)相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1)内孔端面开设有用于摆动凸头(4)转动的活动槽,所述摆动凸头(4)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内套设有活动贯穿至轴承体(1)外侧的转动轴(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中部的环形槽上开设有与转动轴(401)位置相匹配的转动槽(901),且转动轴(401)外端贯穿至转动槽(9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承托瓣(7)、内缓冲瓣(6)、外缓冲瓣(5),且承托瓣(7)、内缓冲瓣(6)、外缓冲瓣(5)的弧形长度逐渐增大且均固定连接在轴承体(1)内孔端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瓣(5)与内缓冲瓣(6)均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且远离轴承体(1)内壁一侧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承托瓣(7)、内缓冲瓣(6)、以及外缓冲瓣(5)两两之间均形成缓冲槽,所述外缓冲瓣(5)远离内缓冲瓣(6)一侧的外端面两侧均开设有与可倾导瓦(2)端部相匹配的斜度滑槽(501),且可倾导瓦(2)端部呈与斜度滑槽(501)滑动嵌设接触的倒圆角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柱(8)内端贯穿承托瓣(7)并延伸至位于内侧的缓冲槽内,所述排油孔均匀开设于内缓冲瓣(6)与外缓冲瓣(5)中部端壁,且排油孔内外贯穿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适应调心功能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可倾瓦滑动轴承,属于轴承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在相邻两个可倾导瓦之间增设与其端部滑动接触且与轴承体内壁相衔接的弹性体,多个弹性体环形均等分布,在轴颈正常运行状态下,弹性体对可倾导瓦端部起到托举作用,当轴颈出现轻微不对中或变化时,可倾导瓦在自摆调调心过程中,弹性体对可倾导瓦在摆动过程中对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抵抗轴颈对可倾导瓦所造成的过大振动力,且配合可倾导瓦还对轴颈本身起到微调导向作用,而注入弹性体两个缓冲槽内的润滑油形成内外两层油膜,配合弹性体上的外缓冲瓣、内缓冲瓣配合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弹性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其抗压减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平,梅亮,沈俊,蒋思涵,赵林辉,甘霖,郭桢,鲁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环宇轴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