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0712发布日期:2024-03-05 14:5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变速器润滑,特别是涉及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用于改变由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其工作的润滑情况直接影响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因此变速器润滑油道设计已成为变速器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

2、传统技术中的变速器,一般在输入轴与主轴上设置有润滑油道,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对主轴前后两侧的轴承总成等处进行强制润滑,但是主轴不同位置的润滑需求不同,经常出现某些待润滑处润滑不到位,或润滑油使用过量的问题,不能保证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节约润滑油用量,同时保证润滑效果。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

3、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有主油路;

4、多个节流孔,多个所述节流孔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节流孔设置有节流端和润滑端,所述节流端与所述主油路连接,所述润滑端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外壁的待润滑处;

5、其中,不同的所述待润滑处设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节流端的尺寸不同。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孔配置为变径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

8、所述第一油孔远离所述第二油孔的一端为所述节流端;

9、所述第二油孔远离所述第一油孔的一端为所述润滑端;

10、其中,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油孔的直径不同。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油孔的直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所述待润滑处设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不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所述待润滑处设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第一油孔的长度不同。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油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设置;

15、所述节流孔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包括主箱传动轴和副箱输出轴;

17、所述主油路包括相互连接主箱传动油路和副箱输出油路,所述主箱传动油路设置于所述主箱传动轴上,所述副箱输出油路设置于所述副箱输出轴上;

18、其中,所述节流孔设置有若干个,至少部分所述节流孔设置于所述主箱传动轴上,用于对所述主箱传动轴外壁的所述待润滑处供油;

19、至少部分所述节流孔设置于所述副箱输出轴上,用于对所述副箱输出轴外壁的所述待润滑处供油。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设置有内油路;

21、所述集油盘设置有润滑油泵,所述润滑油泵设置有用于吸油的进油口以及用于出油的出油口,所述内油路连接所述进油口以及出油口;

22、所述进油口连接有滤芯,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之间连接有溢流阀。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盘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吸油口的内油路,所述内油路包括主箱润滑支路,所述主箱润滑支路连接所述主箱传动油路。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油路还包括喷油管润滑支路,所述喷油管润滑支路连接有主箱喷油管,所述主箱喷油管上设置有用于为变速器内的啮合齿轮副供油的主箱喷油孔。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

26、中间轴;以及

27、壳体,所述中间轴的端部以及所述主箱传动轴的端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所述中间轴端部以及所述主箱传动轴端部的壳体油道;

28、所述内油路还包括壳体润滑支路,所述壳体润滑支路与所述壳体油道连接。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并列且固定连接的前壳体、中壳体以及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中壳体围合形成主箱,所述中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围合形成副箱;

30、所述中壳体设置有润滑油路,所述主箱喷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路连接,所述润滑油路连接有副箱喷油管,所述副箱喷油管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副箱内的啮合齿轮副供油的副箱喷油孔。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壳体设置有若干轴承孔,所述轴承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中间轴连接的连接轴承;

32、所述润滑油路与所述轴承孔之间连接有轴承润滑孔。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传动油路和所述副箱输出油路之间连接有过渡油管。

34、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润滑流量调节方法,包括:

35、提供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

36、根据所述传动轴外壁不同位置的所述待润滑处的预设润滑需求油量确定对应位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节流端的尺寸大小。

3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传动轴的主油路内设置有高压润滑油,润滑油在高压和传动轴自身传动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节流孔内,通过节流孔向传动轴外壁的待润滑处供润滑油。根据传动轴外壁不同位置的待润滑处的预设润滑需求油量确定对应位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节流端的尺寸大小。其中,若待润滑处的预设润滑需求油量大,则该处的节流孔的节流端的尺寸就大一些,使得节流端在从主油路取油的时候,能够取到更多的润滑油,再将该润滑油通过润滑端输送至传动轴外壁的待润滑处;若待润滑处的预设润滑需求油量小,则该处的节流孔的节流端的尺寸就小一些,使得节流端在从主油路取油的时候,能够取到较少的润滑油,再将该润滑油通过润滑端输送至传动轴外壁的待润滑处。本申请实施例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的节流孔,通过不同的待润滑处设置的节流孔内节流端的尺寸不同,使得对应待润滑处能够获取对应量的润滑油,达到润滑流量的主动调节,以节约润滑油用量,同时保证润滑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配置为变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油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待润滑处设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待润滑处设置的所述节流孔内所述第一油孔的长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主箱传动轴和副箱输出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设置有内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路包括主箱润滑支路,所述主箱润滑支路连接所述主箱传动油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路还包括喷油管润滑支路,所述喷油管润滑支路连接有主箱喷油管,所述主箱喷油管上设置有用于为变速器内的啮合齿轮副供油的主箱喷油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并列且固定连接的前壳体、中壳体以及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中壳体围合形成主箱,所述中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围合形成副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设置有若干轴承孔,所述轴承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中间轴连接的连接轴承;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传动油路和所述副箱输出油路之间连接有过渡油管。

16.一种润滑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流量调节方法。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传动轴以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多个节流孔。传动轴设置有主油路,节流孔设置有节流端和润滑端,节流端与主油路连接,润滑端设置在传动轴外壁的待润滑处。其中,不同的待润滑处设置的节流孔内节流端的尺寸不同。根据传动轴外壁不同位置的待润滑处的预设润滑需求油量确定对应位置的节流孔内节流端的尺寸大小。本申请实施例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的节流孔,通过不同的待润滑处设置的节流孔内节流端的尺寸不同,使得对应待润滑处能够获取对应量的润滑油,达到润滑流量的主动调节,以节约润滑油用量,同时保证润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玉,宫一鸣,才进,杨宝岩,张晓丽,刘琦,周佳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