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7318发布日期:2024-03-05 15: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变矩器,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1、工程机械类车辆具有工况复杂和载荷多变的特点,当遇到大的驱动负载时,高频的负载变化极易导致发动机转速大幅度波动甚至熄火,不利于工程机械车辆的作业进程。液力变矩器作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能够使匹配的车辆平稳起步,发动机工作平顺,且具有变矩增扭的作用,在乘用车辆、商用车辆以及工程机械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机械动力传动系统由于布置的特殊性,一般液力变矩器和变速器没有集成设计在一起,而是将液力变矩器作为一个单独的传动系统单元进行设计,同时集成液压控制模块以及取力模块。

2、在现有技术中,涡轮模块一般固定在涡轮轴上,而涡轮模块、泵轮模块和导轮模块之间的轴向定位对变矩器的性能影响很大,由于涡轮轴到变矩器泵轮的尺寸链元素较多,为了精确定位,对涡轮进行定位时需要在涡轮轴前端设置调整垫片,给装配工作带来了挑战,提高了装配复杂性。同时,涡轮安装完毕后,一般和涡轮轴固连在一起,不再进行轴向运动,位于涡轮和导轮之间的出油口宽度成为定值,无法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液力变矩器结构装配复杂,以及涡轮安装完毕后,涡轮和导轮之间的出油口宽度无法改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包括变矩器模块、壳体模块、液压控制单元模块、取力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所述变矩器模块包括罩轮模块、泵轮模块、涡轮模块和导轮模块;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包括涡轮轴;所述涡轮模块包括涡轮和涡轮毂,涡轮通过涡轮毂安装在涡轮轴上;所述罩轮模块包括相连的输入端盖和罩轮;还包括挡片;

4、所述输入端盖、罩轮和泵轮模块固定连接;

5、所述罩轮模块还包括第一支撑轴承,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安装于罩轮与涡轮毂之间,所述输入端盖与第一支撑轴承相抵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贯穿输入端盖内孔,在环形槽底部与第一支撑轴承之间形成第一轴向间隙;

6、所述挡片安装在涡轮毂上,挡片位于第一轴向间隙内,用于对涡轮和涡轮毂轴向约束。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模块包括前壳体模块和后壳体模块;

8、所述前壳体模块前端套设于罩轮外部并与罩轮相连,后端与后壳体模块相连;所述前壳体模块前端和后端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用于容放变矩器模块;所述前壳体模块后端与后壳体模块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用于容放取力模块。

9、进一步地,所述取力模块包括中心齿轮、驱动齿轮、第二支撑轴承、支撑轴和锁紧螺栓;

10、所述中心齿轮与泵轮模块固定连接;

11、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二支撑轴承安装在支撑轴上,驱动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

12、所述支撑轴通过锁紧螺栓与后壳体模块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壳体模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14、所述锁紧螺栓安装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将支撑轴连接后壳体模块上;

15、所述支撑轴外壁面的轴线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之间设置有轴向偏差,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之间设置有轴向偏差。

16、进一步地,所述罩轮模块还包括闭锁离合器模块,所述闭锁离合器模块包括活塞、背板、至少两个摩擦片和至少两个对偶片;

17、所述背板固定在罩轮上;

18、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罩轮内,活塞的压力面与罩轮之间形成活塞腔,所述活塞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活塞腔和活塞的背压腔;

19、所述对偶片和摩擦片安装于活塞和背板之间,用于对罩轮实现轴向转动约束;摩擦片和对偶片间隔设置,且摩擦片位于外侧。

2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模块还包括导轮座、涡轮轴、锁紧螺母和输出法兰盘;

21、所述导轮座固定在后壳体模块上;

22、所以输出法兰盘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涡轮轴上;

23、所述涡轮轴通过第三支撑轴承安装在后壳体模块上,后壳体模块上安装有第三支撑轴承;

24、所述泵轮模块通过第四支撑轴承安装在导轮座上。

2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导轮座上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

26、所述导轮模块通过第五支撑轴承和单向离合器支撑在导轮座上;所述导轮座上设有第一周向限位台阶、第二周向限位台阶和第三周向限位台阶,第一挡圈与第一限位台阶相抵,第二挡圈与第三周向限位台阶相抵;第五支撑轴承分别与第一挡圈和第二周向限位台阶相抵;

27、所述导轮座后端与后壳体模块相抵;

28、所述第二挡圈与泵轮模块相抵。

29、进一步地,所述变矩器模块还包括扭转减震器模块;

30、所述扭转减震器模块位于罩轮模块和涡轮模块之间;扭转减震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摩擦片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涡轮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3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模块包括闭锁油路;

32、所述闭锁油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压控制单元闭锁油路、后壳体模块闭锁油路、涡轮轴闭锁油路、输入端盖闭锁油路和罩轮闭锁油路,所述罩轮闭锁油路与所述活塞腔连通。

33、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模块还包括液压油路;

34、所述液压油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导轮直径环面油路、导轮座和涡轮轴间环面油路、导轮座回油油路、后壳体模块回油油路,以及依次连通的主油路、后壳体模块进油油路、导轮座进油油路、泵轮毂进油油路,所述主油路连通外部液压油,所述泵轮毂进油油路连通变矩器腔;

35、所述导轮直径环面油路与变矩器腔连通,所述后壳体模块回油油路与外部连通。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本发明中,涡轮模块通过置于涡轮毂上的挡片和罩轮模块进行轴向约束,进而和泵轮模块组成一个封闭尺寸链,完成了泵轮模块和涡轮模块的轴向定位,取消了涡轮模块和涡轮轴之间的调整垫片,简化了变矩器总成的装配工艺。挡片位于第一轴向间隙内,根据涡轮模块的受力特点,在变矩工况时,涡轮模块受到指向泵轮方向的推力,此时,位于涡轮毂上的挡片和置于罩轮上的第一支撑轴承接触,进行轴向限位,涡轮、导轮和泵轮组成完整的变矩器叶轮模块,完成变矩工况;在闭锁工况时,变矩器不再起变矩作用,涡轮模块受到指向罩轮方向的推力,消除涡轮模块和输入端盖直接的轴向移动间隙,涡轮模块和导轮模块之间的出油口理论间隙扩大,进而扩大变矩器出油口面积,降低油液循环阻力,提高了闭锁工况下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包括变矩器模块(1)、壳体模块(2)、液压控制单元模块(3)、取力模块(4)和动力传递模块(5);所述变矩器模块(1)包括罩轮模块(11)、泵轮模块(13)、涡轮模块(14)和导轮模块(15);所述动力传递模块(5)包括涡轮轴(42);所述涡轮模块(14)包括涡轮(141)和涡轮毂(142),涡轮(141)通过涡轮毂(142)安装在涡轮轴(42)上;所述罩轮模块(11)包括相连的输入端盖(111)和罩轮(1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模块(2)包括前壳体模块(21)和后壳体模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2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模块(4)包括中心齿轮(51)、驱动齿轮(52)、第二支撑轴承(53)、支撑轴(54)和锁紧螺栓(55);

4.根据权利要求3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54)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壳体模块(2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轮模块(11)还包括闭锁离合器模块(114),所述闭锁离合器模块(114)包括活塞(1141)、背板(1144)、至少两个摩擦片(1142)和至少两个对偶片(11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5)还包括导轮座(41)、涡轮轴(42)、锁紧螺母(43)和输出法兰盘(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导轮座(41)上的第一挡圈(6)和第二挡圈(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矩器模块(1)还包括扭转减震器模块(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模块(3)包括闭锁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模块(3)还包括液压油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变矩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液力变矩器结构装配复杂,以及涡轮安装完毕后,涡轮和导轮之间的出油口宽度无法改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输入端盖、罩轮和泵轮模块固定连接,罩轮模块还包括第一支撑轴承,第一支撑轴承安装于罩轮与涡轮毂之间,输入端盖与第一支撑轴承相抵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贯穿输入端盖内孔,在环形槽底部与第一支撑轴承之间形成第一轴向间隙,挡片安装在涡轮毂上,挡片位于第一轴向间隙内,用于对涡轮和涡轮毂轴向约束。简化了变矩器总成的装配工艺,提高了闭锁工况下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伟,全东,张晨光,马旭耀,刘义,郭君宝,杨瑄,朱佳兴,严思敏,王凯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