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气泵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9831发布日期:2023-07-24 00:2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气泵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软管,具体涉及高强度气泵软管。


背景技术:

1、软管是现在工业中的重要部件,按材质主要分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波纹软管、橡胶软管以及塑料软管,不同材质的软管适用范围也不同,例如较为常见的气泵,即空气泵,是从一个封闭空间排出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其排气端通常会外接橡胶软管,故又称气泵软管,现有的气泵软管通常仅通过使用不同材料来提高其整体的抗压强度,但材料自身的抗压强度有限,其整体仍容易因抗压强度较低而受到损坏,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因此提出高强度气泵软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高强度气泵软管。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高强度气泵软管,包括:

4、内管;

5、连接管,设置在内管的外表面;

6、第一抗压部,设置在连接管的外表面;

7、第二抗压部,设置在第一抗压部的外表面;

8、外管,设置在第二抗压部的外表面,内管与外管均为tpu材质;

9、加固层,设置在外管的外表面;

10、温差适应层,设置在加固层的外表面;

11、耐磨层,设置在温差适应层的外表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压部包括:

13、第一抗压管,设置在连接管的外侧,第二抗压部设置在第一抗压管的外表面;

14、多个第一抗压条,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环形阵列设置在其外表面,每相邻两个第一抗压条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剂。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压条的横截面构造呈三角形。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压部包括:

17、第二抗压管,设置在第一抗压管的外侧,外管设置在第二抗压管的外表面;

18、多个第二抗压条,沿第一抗压管的长度方向环形阵列设置在其外表面,每相邻两个第二抗压条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剂。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压条的横截面构造呈拱形。

20、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包括:

21、碳纤维层,设置在外管的外侧,温差适应层设置在碳纤维层的外侧,碳纤维层与外管、温差适应层之间均设置有环氧树脂。

22、进一步地,所述温差适应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23、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高纯型氧化铝陶瓷。

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通过加固层、第二抗压部以及第一抗压部所形成的三层抗压结构,配合均为tpu材质的内管和外管,从而提升整体的抗压强度,降低损坏的概率,提升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温差适应层与耐磨层的设计,得以进一步提升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特征:

1.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部(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条(302)的横截面构造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压部(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压条(402)的横截面构造呈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6)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适应层(7)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气泵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8)的材质为高纯型氧化铝陶瓷。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高强度气泵软管,涉及软管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内管;连接管,设置在内管的外表面;第一抗压部,设置在连接管的外表面;第二抗压部,设置在第一抗压部的外表面;外管,设置在第二抗压部的外表面,内管与外管均为TPU材质;加固层,设置在外管的外表面;温差适应层,设置在加固层的外表面;耐磨层,设置在温差适应层的外表面。本申请通过加固层、第二抗压部以及第一抗压部所形成的三层抗压结构,配合均为TPU材质的内管和外管,从而提升整体的抗压强度,降低损坏的概率,提升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温差适应层与耐磨层的设计,得以进一步提升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海锐气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