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6140发布日期:2023-07-28 10: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三段式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隶属一种变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以能通过结构简单达成三段的变速,以有效建立动力传输、且提升扭力,进一步通过结构配置而达到动力连接、易于维修的目的,使得其变速平稳顺畅及组装、维修时具有省时省力之效。


背景技术:

1、现有电动车其动力来源主要来自电动马达,因此其是利用电动马达的增减转速来进行变速,但其在低速时常有扭力不足的问题发生,尤其是电动机车受到体积及可用空间不足的影响,无法加装结构复杂的大型变速机构,故现有这类电动机车主要用于市区短程及平坦路面,一般来说当在低速行驶时,马达转速维持在1000~2000rpm的效能较佳,但当电动机车有高速行驶需求时,马达转速将提升至高于2000rpm,但如此将会使马达的效能下降,因此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利用变速机构使马达维持在1000~2000rpm,而令输出轴带动的输出轮转速提高至2000rpm以上;

2、而现有的变速机构主要有两种型态,其一是齿轮式变速器,其在变速切换的效率较佳,但其结构复杂,不仅成本高、且维修不便,同时在切换变速时,容易因在升速或降速产生顿挫感。其二是无段自排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其虽然可以简化结构,而降低成本及便于维修,但其变速切换的效率不佳。简言之,现有变速机构分别存在有结构过于复杂、增加维修或更换的难度以及变速效率不佳等问题存在,造成现有变速机构在实际使用上存在有扭力不足、可变段位不足及可靠性不足的现象,故如何解决前述问题,为业界及使用者所期待,亦为本实用新型所欲探讨的。

3、有鉴于上述缺失弊端及需求,本实用新型人认为具有改正的必要,遂以从事相关技术以及产品设计制造的多年经验,秉持优良设计理念,针对以上不良处加以研究创作,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因前述问题所衍生的困扰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以能有效简化结构,且利用其结构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组装与维修的难度,可方便进行维修及更换,达到省时省力之效。

2、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其能具有三段的变速,且变速时动力能直接衔接,达到加快变速切换速度及可靠性的目的。

3、另,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其能使变速过程顺畅无顿挫感,达到变速切换的稳定、舒适的目的。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其功效,其包含有:

5、一驱动组,其具有一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输出轴具有一供驱动后述输入组的驱动轮;

6、一输入组,其具有一可被该驱动轮带动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中段设有一初始传动轮,且于该初始传动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变速组及一第二变速组,其中该第一变速组于该传动轴上设有一第一离合器,且该第一离合器于该传动轴上设有一可被选择性驱动的第一传动轮,而另一侧的该第二变速组于该传动轴上设有一第二离合器,且该第二离合器于该传动轴上设有一可被选择性驱动的第二传动轮;

7、一输出组,其具有一平行该输入组传动轴轴线的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中段设有一供与该初始传动轮啮合的初始被动轮,又该初始被动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变速轮及一第二变速轮,其中该第一变速轮与该第一传动轮相啮合,而该第二变速轮与该第二传动轮相啮合,且该初始被动轮通过一第一单向轴承设于该输出轴上,而该第一变速轮通过一第二单向轴承设于该输出轴上,其中该第一单向轴承与该第二单向轴承为同向咬死驱动的单向元件,再者该第一变速组的第一传动轮与该第一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高于该初始传动轮与该初始被动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且该第二变速组的第二传动轮与该第二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也高于该初始传动轮与该初始被动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

8、以此,本实用新型三段式变速机构,除了能利用本实用新型产生三段变速功能外,通过该初始被动轮具第一单向轴承与该第一变速轮具第二单向轴承为同向咬死驱动的单向元件,其可于换档过程中,致其动力采用连续衔接输出,既可加快变速切换速度,亦可达更为平稳顺畅、且不致产生顿挫感,同时由于利用该输入组的传动轴中段设置该初始传动轮,且该传动轴于该初始传动轮两侧分别设置该第一变速组与该第二变速组,同时配合该壳身两侧的该第一、二端盖的设计,使该第一、二变速组设于该传动轴两侧,不仅结构简单,且当组装拆卸和维修时,可以分别由该壳身两侧的该第一、二端盖打开来进行,不需整组拆解,大幅提升安装及维修的便利性,进一步可大幅提高其实用性,并可实现其经济效益。

9、且本实用新型并利用下列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功效;诸如:

10、所述的驱动组、输入组及输出组组设于一壳身内,且该壳身两端分别设有可被选择性拆装的一第一端盖及一第二端盖。

11、所述的输入组的传动轴一端固设有一供该驱动轮带动的被动轮。

12、所述的驱动组的驱动轮可通过一齿比调整组与该输入组的被动轮啮合传动,而该齿比调整组具有同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可与该驱动轮啮合,而该第二齿轮可与该被动轮啮合,供通过改变该第一、二齿轮的齿比来改变该驱动组作动该输入组的初始转速。

13、所述的输出组的输出轴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一输出轮,供用以带动外部被动件。

14、所述的第二变速组的第二传动轮与该输出组的第二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高于该第一变速组的第一传动轮与该输出组的第一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

15、为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同时让熟悉该项技术领域者能够具体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驱动组、一输入组及一输出组,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该输入组及该输出组组设于一壳身内,且该壳身两端分别设有能够被选择性拆装的一第一端盖及一第二端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组的传动轴一端固设有一供该驱动轮带动的被动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的驱动轮通过一齿比调整组与该输入组的被动轮啮合传动,而该齿比调整组具有同轴同步转动的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与该驱动轮啮合,而该第二齿轮与该被动轮啮合,供通过改变该第一齿轮、该第二齿轮的齿比来改变该驱动组作动该输入组的初始转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组的输出轴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一输出轮,供用以带动外部被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变速组的第二传动轮与该输出组的第二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高于该第一变速组的第一传动轮与该输出组的第一变速轮的齿比所产生的转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三段式变速机构,其于一壳身内设有一驱动组、一输入组及一输出组所组成,其中输入组具有一可被该驱动组作动带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中段设有一初始传动轮,且于该初始传动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变速组及第二变速组,而输出组具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上设有一供与该初始传动轮及第一、二变速组啮合的初始被动轮及第一、二变速轮,且初始被动轮与第一变速轮分别通过第一单向轴承及第二单向轴承设于输出轴上,以此能产生三段变速功能,通过该第一、二单向轴承为同向咬死驱动的单向元件,可加快变速切换速度,达更为平稳顺畅、且不致产生顿挫感,同时由于第一、二变速组设于传动轴两侧,不仅结构简单,且可提升安装及维修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立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姚立和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